时间: 2025-04-30 05:2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5:26:52
喜迁莺 寄胡在轩且约高峣之会
作者:杨慎 〔明代〕
东风如剪。早见芍药努牙,牡丹生卵。
雕楹深笼,芳屏曲护,珍重春工犹浅。
回首上林,何处金蕊,玉房心懒。
吟笔健,认香山白傅,徘徊华馆。
看花君具眼。击钵诗成,刻烛无妨短。
目送孤鸿,手提双鲤,一水盈盈未远。
何日棠舟,兰棹飞下,云涛千转。
日暮也。望昆明天外,碧云初卷。
东风如剪,春天的气息已经开始。早已看到芍药花悄然绽放,牡丹也开始抽芽。
雕刻的柱子深深地包围着四周,芳香的屏风曲折地护卫着,春天的工艺仍然显得稚嫩。
回头望去,上林苑中,何处才有金色的花蕊,玉般的房屋让我心情懒散。
我手握吟笔,清晰地认出香山的白色花朵,徘徊在华丽的馆舍之间。
看花的人你要有眼力。击打钵声,诗篇已经成就,点燃蜡烛虽说短暂也无妨。
我目送那孤独的鸿雁,手提双鲤,一水流淌,似乎离得并不远。
何时能乘棠舟,轻划兰桨,云涛千变万化。
日暮时分,望向昆明湖的远方,碧蓝的云彩刚开始卷起。
作者介绍
杨慎(1488年—1559年),字用修,号升庵,晚号山樵,明代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深受文人雅士的推崇。他以诗词见长,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及个人情感,风格清丽婉约,兼具豪放。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明代,正值杨慎在文坛中崭露头角之际。诗中表现出对春天的喜悦与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友谊的珍视。
《喜迁莺 寄胡在轩且约高峣之会》是一首充满春意与友谊的诗作,诗人通过生动的意象,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景象,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聚会的期待。诗的开头,东风送暖,花朵竞相开放,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通过“芍药努牙,牡丹生卵”的描写,诗人将春天的气息与花朵的美丽结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富有生机的氛围。
接着,诗人回首往事,思考何处能寻觅到心中的美好,表达了他对美与友谊的渴望。而“吟笔健,认香山白傅”则展示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情与对自然美的敏锐观察。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描绘了日暮时分的景象,望向昆明湖的远方,产生了对未来的期待与对友人的思念,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在意象上绚丽多姿,情感上既有欢快也有淡淡的惆怅,展现了诗人对春天、对友谊、对生活的深切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与友人的思念,表达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丰富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东风如剪”中“剪”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风的力量
B. 花的美丽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C
诗中提到的“看花君具眼”强调了什么?
A. 朋友的欣赏能力
B. 花的颜色
C. 诗人的才华
答案:A
“目送孤鸿,手提双鲤”中,孤鸿和双鲤分别象征着什么?
A. 自由与友谊
B. 美丽与富贵
C. 诗歌与酒
答案: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