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江南 其二 夏

《忆江南 其二 夏》

时间: 2025-05-10 07:48:08

诗句

稻花里,次第起蛙声。

菡萏池边捞水月,藤萝架下数流萤。

蕉扇好风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48:08

忆江南 其二 夏

原文展示:

稻花里,次第起蛙声。
菡萏池边捞水月,
藤萝架下数流萤。
蕉扇好风轻。

白话文翻译:

在稻花盛开的田野里,蛙声一阵阵响起。
在荷花池边,我捞起水中的月亮,
藤萝架下,数着飞舞的萤火虫。
手中的蕉扇轻轻摇动,带来清风。

注释:

  • 稻花:稻谷开花,象征着丰收的季节。
  • 蛙声:青蛙的叫声,常常与夏天的田野密不可分。
  • 菡萏:指荷花,古人常用以描绘夏日的美丽景象。
  • 水月:水面映出的月影,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
  • 藤萝:一种攀爬植物,常用来遮阴,寓意清幽的环境。
  • 流萤:萤火虫,象征着夏夜的生机和浪漫。
  • 蕉扇:用蕉叶制作的扇子,表达了炎夏的清凉感。

典故解析:

本诗未直接引述特定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南方乡村的夏日生活,符合古典诗歌中“咏物抒情”的传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崔荣江,现代诗人,以描写自然风光和乡村生活的作品闻名。他的诗风清新,常以细腻的笔触展现日常生活中的美。

创作背景:

《忆江南 其二 夏》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夏夜,诗人通过对乡村夏日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

诗歌鉴赏:

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表现了夏日江南的自然美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然的氛围。开篇以“稻花里,次第起蛙声”引入,蛙声如同田野的合唱,增添了生机。接着“菡萏池边捞水月”,诗人以捞月的意象,既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与追求。藤萝架下的“流萤”则让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营造出轻盈、梦幻的夏夜气息。最后“蕉扇好风轻”,扇子轻摇带来的清风,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清凉。这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与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对江南夏日时光的珍视与怀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稻花里,次第起蛙声:在稻花盛开的地方,蛙声一阵阵响起,描绘了夏日田野的生动场景。
  2. 菡萏池边捞水月:在荷花池边,诗人用手捞起映在水中的月亮,寓意对自然美的向往。
  3. 藤萝架下数流萤:藤萝架下,诗人静静数着飞舞的萤火虫,增添了夜晚的灵动与梦幻氛围。
  4. 蕉扇好风轻:手中的蕉扇轻轻摇动,带来清风,传达出一种舒适的夏日感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捞水月”,将水中的月亮比作可捞之物,体现了诗人的浪漫情怀。
  • 拟人:蛙声、流萤等通过生动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如“菡萏池边”,“藤萝架下”,形成结构上的对称,增强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江南夏日的自然景象,表现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美的赞美,传达出一种宁静、悠然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稻花:象征丰收与希望。
  • 蛙声:生动的乡村生活音符。
  • 菡萏:美好与优雅的象征。
  • 水月:自然景色中的梦幻元素。
  • 流萤:夜晚的生机与浪漫。
  • 蕉扇:清凉与舒适的代名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菡萏”指的是什么? A. 荷花
    B. 菊花
    C. 玫瑰
    答案: A

  2. 诗的开头描绘了哪个声音? A. 鸟鸣
    B. 蛙声
    C. 风声
    答案: B

  3. “流萤”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夜的生机
    C. 秋天的落叶
    答案: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 唐·杜甫
  • 《夏日绝句》 近现代·李清照

诗词对比:

  • 比较《忆江南 其二 夏》与《江南春》,两者都描绘江南的自然美,但《江南春》更强调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而《忆江南 其二 夏》则侧重于夏日的宁静与闲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与意境。

相关查询

捣练篇 清平乐·绿杨春雨 平陵老将 河内别村业闲题 放榜日作 夜景 三堂早春 应天长 思归引 东阳赠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匸字旁的字 上焌 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禾字旁的字 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双夕 肀字旁的字 逢山开道 玄字旁的字 小字头的字 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輶轩之使 浊质凡姿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破冰船 不敢苟同 悦义 金蟆 见兔顾犬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