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1:09
踏莎行
作者: 欧阳珣〔宋代〕
雁字成行,角声悲送。
无端又作长安梦。
青衫小帽这回来,
安仁两鬓秋霜重。
孤馆灯残,小楼钟动。
马蹄踏破前村冻。
平生牵系为浮名,
名垂万古知何用。
全诗翻译:
大雁排成行,哀伤的角声送别。
无缘无故又做起了长安的梦。
青衫小帽重新回到这里,
安仁的两鬓已是秋霜沉重。
寂寞的小屋灯光昏暗,小楼的钟声响动。
马蹄踏破了前村的冰冻。
一生所牵挂的只是那些浮华名声,
留名千古又有什么用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欧阳珣,字子瑛,号桂洲,北宋时期的词人,生于徽州,擅长词作,风格清新流畅,常抒发个人情感及对社会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晚年,诗人经历了人生的沉浮,面对名利的虚无,产生了对往事的感慨与对现实的反思。诗中表现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抒发了对浮名的淡然态度。
《踏莎行》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哲理引人深思。诗的开头描述了大雁的行列与送别的号角,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唤起了离别的情绪。接着,诗人无意中做了长安梦,暗示着对往昔的怀恋与追忆。青衫小帽的回归,似乎是对自己身份的反思,然而伴随着的是“秋霜重”的感慨,表达了时光流逝带来的苍老与无奈。
孤馆的灯光昏暗,小楼的钟声显得格外清晰,孤独感愈发突出。马蹄踏破前村的冰冻,描绘了冬日的萧瑟与生命的脆弱,似乎在暗示着人生的无常。最后,诗人以“浮名”作为总结,质问名声的真正意义,表达了一种对名利的淡漠和对真我价值的思考。这种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使得整首诗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又蕴含了哲学的思考,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人生、名利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浮华名声的淡然与无奈,强调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真实自我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雁字成行”意指什么?
A. 大雁飞行
B. 离别的哀愁
C. 迎接的欢声
D. 无关的梦境
诗人对“浮名”的态度是?
A. 追求
B. 淡然
C. 尊重
D. 无奈
“秋霜重”描述的是哪种情感?
A. 喜悦
B. 无奈
C. 希望
D.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踏莎行》这首诗的丰富内涵和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