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4:12: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4:12:56
踏莎行·十刹海修禊
作者:夏孙桐 〔清代〕
暗柳凝烟,遥山蹙黛。
杜鹃声里春犹在。
凤城云树自苍茫,
登楼心目年年改。
肠断新吟,毫枯旧彩。
伤春惟有方回解。
闹红深处更思量,
乱鸦流水青芜外。
在烟雾缭绕的柳树下,远山显得黛色重重。
在杜鹃的啼声中,春天仍然存在。
凤城的云树显得苍茫无边,
每次登楼,心中所思却年年不同。
肠断心痛的新诗吟唱,笔下的旧韵已然枯竭。
伤春的情绪,唯有方回能解。
在那红花盛开的深处,我更是思虑重重,
杂乱的乌鸦与流水,映衬着青葱的芜杂之外。
作者介绍:夏孙桐,字子贞,号青山,清代诗人,擅长词曲,风格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天,诗人借助自然景观抒发对春天的思念与感慨,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惋惜和对往事的追忆。
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景色与诗人内心的情感冲突。开篇的“暗柳凝烟,遥山蹙黛”用景物的描写引入,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苍茫。接着,杜鹃的鸣叫声让人感受到春的气息,但同时也引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思考。词中“登楼心目年年改”道出了诗人心境的变化,随着岁月的流逝,曾经的情感与记忆逐渐模糊。最后两句通过“乱鸦流水青芜外”的意象,形成了对比,流动的水与静止的青葱草木,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沉淀。整首词情景交融,既有对春天的珍惜,也有对过往的追忆,情感深沉而复杂,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光的独到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美好回忆的珍惜。
诗词测试:
诗中“暗柳凝烟”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杜鹃”象征什么?
“登楼心目年年改”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事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苏轼的《水调歌头》则以更为洒脱的笔调,展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美好意境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