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2 07:4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2 07:40:32
踏莎行 赏牡丹
作者: 袁绶 〔清代〕
绿润红酣,香浓粉艳。
牡丹初放闲庭院。
一春常恐负花期,
妆成静日珠帘捲。
倚笑娉婷,含情缱绻。
若教解语应肠断。
东皇谅也惜韶华,
倩他月姊来相伴。
这首词描绘了牡丹盛开的美丽场景,绿意盎然,红色花瓣如醉,芬芳扑鼻,花瓣娇艳欲滴。牡丹在庭院中初次绽放,让人忍不住驻足欣赏。春天总是担心错过花期,静静地待在安静的日子里,像珠帘一样轻轻卷起。倚靠着微笑的姿态,含情脉脉,若是能懂得我的心意,恐怕会让人心肠断裂。东皇(指王母娘娘)也惜爱这宝贵的时光,恳请那月亮的姐妹来陪伴。
袁绶,清代诗人,字君达,号简单,擅长诗词,尤其以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故著称。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此词创作于清代,正值牡丹花盛开的季节,诗人通过描绘牡丹的美丽景象,表达自己对春天的珍惜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
《踏莎行 赏牡丹》是一首极富绘画感的词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牡丹花的美丽和春天的生机。开篇以“绿润红酣,香浓粉艳”引入,生动地描绘出牡丹花的色彩和香气,仿佛让人置身于那芬芳四溢的花园之中。接下来的“牡丹初放闲庭院”,更是将读者的目光引向庭院,营造出一种闲适而又美丽的氛围。
诗人在表达对牡丹花的赞美之余,也流露出一种对短暂花期的惋惜。“一春常恐负花期”,道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花期的无奈。这种情感在后面的“倚笑娉婷,含情缱绻”中得到了升华,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眷恋。
最后两句“东皇谅也惜韶华,倩他月姊来相伴”则让人感受到一种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以及希望能有美好的陪伴来分享这份美好的情感。整体来看,此词通过对牡丹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之美和人生短暂的深刻思考,情感真挚而细腻,令人动容。
整首词围绕对牡丹花的赞美,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短暂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爱情与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中“绿润红酣”主要描绘了什么?
“倩他月姊来相伴”中“月姊”指代什么?
诗人对花期的态度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