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游仙诗

《游仙诗》

时间: 2025-07-30 17:26:34

诗句

旌翻玉华晦,神转云光移。

袭舄黄山下,投佩朱路歧。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17:26:34

游仙诗

作者:陆慧晓 〔南北朝〕
类型:古诗词


原文展示:

旌翻玉华晦,神转云光移。
袭舄黄山下,投佩朱路歧。


白话文翻译:

旌旗翻动在玉华山的阴云中,神灵的光辉在云间移动。
我轻踏着鞋子走在黄山脚下,佩饰随意地挂在朱色的道路拐角处。


注释:

  • :指旌旗,古代用于标示的旗帜。
  • 玉华:指美丽的山名,常用以形容仙境。
  • :指阴暗或隐蔽。
  • 神转:神灵的变化或移动。
  • :古代的鞋子。
  • 袭舄:轻轻穿上鞋子,表示出行。
  • 黄山:著名的山名,象征高远。
  • :佩饰,通常指挂在腰间的装饰物。
  • 朱路:朱色的道路,可能指美丽的通道。
  • :岔道或拐角。

典故解析:

本诗可能受到道教文化的影响,强调与自然和神灵的交流。玉华山和黄山都是有名的风景名胜,常常被诗人用来寄托对仙境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陆慧晓,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活跃于文学创作之中。他的诗风常以清新脱俗、意境深远著称,擅长描写自然和超脱的境界。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而诗人通过描写超脱的意境,表达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与向往。


诗歌鉴赏:

《游仙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诗中的“旌翻玉华晦”用旌旗的翻动描绘了云雾缭绕的自然景象,让人感受到一种神秘而幽远的氛围。“神转云光移”则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仿佛在暗示着神灵的存在与活动。这种意象的运用,不仅增添了诗的神秘感,也引发了读者对自然与神灵关系的思考。

接下来的“袭舄黄山下”则是对行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踏入这片仙境的决心与轻松。最后一句“投佩朱路歧”则是一种随意自然的状态,显示出诗人在这条美丽的道路上无拘无束,尽情享受自然的乐趣。

整首诗从视觉到情感层层递进,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之灵性的交融,是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旌翻玉华晦:描绘了旌旗在玉华山阴云中翻动的情景,给人一种动感和神秘的感觉。
  2. 神转云光移:表现出神灵在云间移动的景象,暗示着神秘力量的存在。
  3. 袭舄黄山下:表达诗人轻松自在地走在黄山脚下,象征着对自然的亲近。
  4. 投佩朱路歧:描绘了佩饰随意地挂在朱色道路的情景,体现了一种无拘无束的生活态度。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旌旗与云光作对比,创造出动静结合的美感。
  • 拟人:将神灵赋予动作,使其更具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保持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神灵的活动,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崇敬,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着方向和指引,代表着旅途的开始。
  2. 玉华:象征着美丽和神秘,寓意着理想的境界。
  3. 黄山:象征着伟岸和雄壮,体现了自然的力量。
  4. 朱路:象征着美好和幸福的道路,寓意着人生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神转云光移”主要表现了什么?

    • A. 自然景象
    • B. 神灵存在
    • C. 诗人的心情
  2. 填空题:诗人“袭舄黄山下”意在表达他对 __ 的向往。

  3. 判断题: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忧伤的境界。 (对/错)

答案

  1. B
  2. 自然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对比陆慧晓的《游仙诗》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同样描绘自然之美,但陆慧晓更注重意境的神秘和超脱,而李白则强调自然的雄伟和壮丽。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展示了中国古诗词中对自然不同的理解与表现。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文学史》
  • 《古诗词精华选读》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秋二首 其一 寄潭州谢城父 送马参议观国从辟刘太保 登南城 虏酋复过河王师出讨 闻边报示诸将 章几道将归小饮怀谢城父 刘太保招抚淮北刘马军屡奏捷 蔡子因前韵留别再答二首 其一 次韵再答子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领握 规求无度 飠字旁的字 页字旁的字 高不辏低不就 鸿雁哀鸣 煞实 提土旁的字 齿字旁的字 旋衡 爪字旁的字 毁宅 旁午走急 包含之的成语 功德主 博古知今 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多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