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8:53
猗猗涧边竹,青青岩畔松。
直干历冰雪,密叶留清风。
自期永相托,云壑无违踪。
如何两分植,憔悴叹西东。
人事多翻覆,有如道上蓬。
惟应岁寒意,随处还当同。
在涧边生长的竹子,郁郁葱葱;在岩边生长的松树,依然青翠。
它们的树干经过冰雪的考验,密密的叶子仍然迎着清风。
我希望与你长久相依,纵然身处云壑之间,也不会有分离的痕迹。
可是为何你我却被两分而植,感叹着东西两方的憔悴。
人世间的事物变化无常,犹如路上的蓬草。
唯有在严寒的岁月里,彼此的情意依然可以相同。
诗中提到的“云壑”与“人事多翻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自然坚韧的深刻思考,体现出一种超然的态度,类似于陶渊明的隐逸思想。
王守仁(1472-1529),字宗道,号阳明,明代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和诗人。他是阳明学派的创立者,主张“知行合一”。王守仁的诗歌以自然景象、哲理思考和个人情感为主题,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情感表达。
《猗猗》创作于王守仁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友情及自然的感悟。诗作呈现出一种对友谊的期望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切理解。
《猗猗》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象并同时寄托情感的诗作。诗的开头用竹子和松树的形象,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竹子和松树都是在艰苦环境中生长的植物,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精神。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竹与松的关系上,表达了希望长久相托的愿望,但又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憔悴。诗中“人事多翻覆”的感慨,更是对人生无常的深刻反思。最后,诗人以“岁寒意”作结,强调在冷酷的环境中,真挚的情感依然能够保持一致。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友情的珍贵,也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围绕着自然与友情展开,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的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无常人生的感慨,最终回归对温暖情感的向往和坚定。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植物有哪些?
A. 竹和梅
B. 竹和松
C. 松和柳
D. 桃和杏
填空题:诗中提到“人事多翻覆,有如__”。
判断题:诗中表现了对友情的期待和无奈。 (对/错)
王守仁与陶渊明的诗作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但王守仁更侧重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而陶渊明则强调自然中的隐逸生活。王守仁的《猗猗》在情感表达上更加细腻,而陶渊明的作品则更具哲理性。两者均展现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