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7:08: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7:08:17
作者: 吴仰贤 〔清代〕
类型: 古诗词
军门开,鼓如雷,两雄高宴谋臣陪。
手提佩玦睨不语,鸊鹈对舞锋交摧。
居巢老翁不解事,真龙出入无死地。
但劝项王杀刘季,不谏项王杀义帝。
九鼎终归大度人,亚父何曾有奇计。
军营的大门打开,鼓声如雷鸣般响亮,两位英雄在盛宴中与谋士们共商大计。
他手中提着佩剑,静静地看着,鸊鹈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锋芒相交。
居巢的老翁对此事一无所知,真龙出入自有无死地。
只劝项王杀掉刘季,却不劝项王杀掉义帝。
九鼎终将归于大度之人,亚父何曾有过奇妙的计策呢。
作者介绍: 吴仰贤,清代著名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他的诗作多以历史题材为主,常用古典典故表达对历史人物的思考与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清代,回顾了楚汉战争时期的鸿门宴,反映出对权力斗争与人性复杂的深刻理解。通过描绘历史事件,诗人表达了对英雄气概和智慧的钦佩。
《过鸿门坂》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古诗,诗中描绘了楚汉争霸时期的关键时刻,展现了权力中心的微妙关系。诗的开头以“军门开,鼓如雷”引入,瞬间营造出紧张的氛围,仿佛让读者置身于历史的洪流之中。接着描写两位英雄高宴谋臣,揭示了权力斗争背后的复杂人性与智慧。
诗中提到“手提佩玦睨不语”,表现出一种深思熟虑的态度,暗示对于未来的选择并非轻率。在“鸊鹈对舞锋交摧”的描绘中,水鸟舞动的形象夹杂着锋利的刀锋,象征着生死之间的冲突和斗争的不可预测性。
而“居巢老翁不解事”则反映出对历史局势的冷静观察,常常有的人并未意识到正在发生的重大变故。随后,诗人提到项王与刘季的抉择,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残酷,以及对于历史人物决策的深刻反思。最后“九鼎终归大度人,亚父何曾有奇计”则是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总结,表达了对真正有德之人最终掌握权力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深刻的思考与复杂的人性描写,使读者在阅读时不仅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引发对权力、选择与命运的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探讨了权力斗争中的选择与抉择,体现了历史的无情与复杂,表现出对有德之人的期待及对历史人物智慧的追寻。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军门”指什么?
A) 皇宫
B) 军营
C) 市场
D) 学校
“鸊鹈对舞”中,鸊鹈的形象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斗
C) 灵活与智慧
D) 冷漠
“九鼎终归大度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
A) 只有强者才能掌握权力
B) 权力最终属于有德之人
C) 战争将带来幸福
D) 智慧和勇气无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对比,表现出不同主题下的人性思考与历史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