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

时间: 2025-07-27 22:09:47

诗句

荻花索索水津津,日落空山开霁新。

松下有人摩诘似,与渠烟火作比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7 22:09:47

题张圣言画四时景物

作者: 潘大临 〔宋代〕

原文展示:

荻花索索水津津,日落空山开霁新。
松下有人摩诘似,与渠烟火作比邻。

白话文翻译:

在水边,荻花轻轻摇曳,水面波光粼粼;
夕阳西下,空旷的山中,天气清新。
松树下有个人,似乎在画摩诘的山水,与他那堆烟火相邻。

注释:

  • 荻花:指芦苇花,生长在水边,象征自然的宁静。
  • 索索:形容柔和的声响,似乎在描绘风吹过荻花的声音。
  • 水津津:水波荡漾,清澈明亮。
  • 霁新:雨后天晴,清新明亮的样子。
  • 摩诘:指的是李白,因其诗歌中常描绘山水景物而闻名。
  • 烟火:指柴火,表示生活的气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大临,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描写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潘大临游览张圣言的画作时,意在通过诗歌来描绘画中的四季变换与自然景观,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此诗通过对四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与生机。首句“荻花索索水津津”生动描绘了水边芦苇随风摇曳的景象,营造出宁静而动感的氛围。接着“日落空山开霁新”描绘了落日余晖洒在空旷山峦上的清新景象,给人以心灵的宁静和舒适。最后两句“松下有人摩诘似,与渠烟火作比邻”则引入了人文情感,一位似乎在创作的艺术家与自然相融,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中,潘大临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人对自然的感悟与向往。整首诗意境深远,给人以无限遐想,体现了宋代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深刻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荻花在水边轻轻摇曳,展现了自然的生动与柔美。
  • 第二句:描绘了落日时分的山景,给人一种清新和宁静的感觉。
  • 第三句:引入人物,暗示画家在创作,表现人与自然的互动。
  • 第四句:将人物与自然融为一体,强调生活的气息和艺术的灵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摩诘似”比喻成画家,增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 拟人:通过“荻花索索”表现出自然的生动与灵活。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四季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生活的美好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荻花:象征自然的纯净与雅致。
  • 水津津:代表生命的活力和流动感。
  • 空山:表达宁静与空灵,象征心灵的净化。
  • 摩诘:引出对艺术的追求,象征理想与创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摩诘”指的是哪位诗人?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之涣
  2. “荻花索索水津津”描绘的是哪里景象?

    • A. 山顶
    • B. 河边
    • C. 草原
    • D. 沙漠
  3. “日落空山开霁新”中的“霁”字是什么意思?

    • A. 雨后
    • B. 晴天
    • C. 冷风
    • D. 晚霞

答案:

  1. A. 李白
  2. B. 河边
  3. A. 雨后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 柳宗元《江雪》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潘大临的作品在意境上都有对自然的描绘,但王维的诗更倾向于孤独与沉思,而潘大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诗词的解析与赏析。

相关查询

舟中感怀叠前韵 其一 严滩过子陵钓台 次砚生雪夜见怀韵 栖贤寺 冬夜独坐 小孤山 闰中秋玩月 发德山 白马渡 舟过德山为留半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也结尾的成语 鬲字旁的字 包含龟的成语 龠字旁的字 幺字旁的字 大处落墨 搓手跺脚 捷径窘步 知名当世 煮豆燃萁 龙首豕足 宸仪 巳字旁的字 衣字旁的字 凉花 包含席的成语 不耕而食,不蚕而衣 彻结尾的成语 无与伦比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