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浯溪

《浯溪》

时间: 2025-04-30 23:11:54

诗句

公泛浯溪春水船,击帆啼鸟青崖边。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

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

不赏边功宁有许,当杀奉皇犹敢语。

雨淋日炙字未论,千秋万岁所鉴多。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11:54

诗词名称: 浯溪

作者: 潘大临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公泛浯溪春水船,击帆啼鸟青崖边。
次山作颂今几年,当时治乱春风前。
明皇聪明真晚谬,乾坤付与哥奴手。
骨肉何伤九庙焚,蜀山骑驴不回首。
天下宁知再有唐,皇帝紫袍迎上皇。
神器苍忙吾敢惜,儿不终孝听五郎。
父子几何不豺虎,君臣宁能责胡虏。
南内凄凉谁得知,人间称家作端午。
平生不识颜真卿,去年不答高将军。
老来读碑泪横臆,公诗与碑当共行。
不赏边功宁有许,当杀奉皇犹敢语。
雨淋日炙字未论,千秋万岁所鉴多。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浯溪乘船的情景,春水荡漾,鸟儿在青崖边啼鸣。诗人追溯历史,回顾社会的治乱变迁,感慨时光的流逝和国家的沧桑。提到明皇的聪明反被误导,国家的命运落入了无能之人手中。即使亲情受到伤害,国家的庙宇也被火焚烧,诗人对此感到无奈和痛心。对比过往的繁华,现今的皇帝在历史的长河中似乎显得微不足道。诗中痛斥了不忠的儿子和不孝的臣子,问道这些人何以能治国。南方的凄凉无人知晓,节日的欢庆却显得格外冷清。作者在老年时才读到颜真卿的碑文,感慨万千,诗与碑共同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最后,诗人感叹历史的教训,字迹虽未被认真对待,却也深刻铭记于心。


注释:

字词注释:

  • “公泛”:公事或官方行为的泛舟。
  • “浯溪”:地名,意指水流清澈的溪流。
  • “青崖边”:青色的悬崖边缘。
  • “明皇”:指唐明皇李隆基,因其政治与历史影响而著名。
  • “神器”:指国家的权力和象征。
  • “豺虎”:比喻凶残之人。
  • “端午”:农历五月初五的节日,传统习俗。

典故解析:

  • “明皇聪明”:提及李隆基晚年失政,权臣当道。
  • “蜀山骑驴”:蜀地的名山,暗指退隐的态度。
  • “颜真卿”:唐代著名书法家,象征文化与艺术的继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大临,生平不详,宋代诗人,以政治抒情和历史感慨著称。他的诗歌多关注国家命运与个人情感,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借浯溪的春景,表达对国家兴衰的感慨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体现了对当时社会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浯溪”为背景,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春日场景,然而在这宁静之下却隐藏着复杂的历史思考和深切的忧患意识。诗人在描绘春水船行的美景时,随即转入对历史的思索,表现出对国家的关切与个人的无奈。明皇的聪明与错误决策,造成了国家的动荡,诗人借此抒发了对历史教训的反思。诗中表现出对亲情的痛心以及对臣子忠贞与否的质疑,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忠诚与背叛的思考。最后的感慨中,诗人与历史对话,体现出一种深邃而沉重的文化自觉,彰显了历史的厚重感和个人的渺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公泛浯溪春水船:描写春日的宁静,诗人乘船游玩。
  2. 击帆啼鸟青崖边:展现船行的悠闲,鸟鸣声伴随。
  3. 次山作颂今几年:回顾历史,感叹现状。
  4. 当时治乱春风前:对比过去的春风得意与今时的动荡。
  5. 明皇聪明真晚谬:批评李隆基的治国失误。
  6. 乾坤付与哥奴手:指出国家权力落入无能之人之手。
  7. 骨肉何伤九庙焚:对亲情与国家的痛苦感慨。
  8. 蜀山骑驴不回首:隐喻对于过去的无可奈何。
  9. 天下宁知再有唐:感叹当代人难以知晓昔日繁华。
  10. 皇帝紫袍迎上皇:对新皇的讽刺。
  11. 神器苍忙吾敢惜:对国家权力的无奈与珍惜。
  12. 儿不终孝听五郎:指责不孝之子,体现对家庭的失望。
  13. 父子几何不豺虎:质疑父子之间的亲情。
  14. 君臣宁能责胡虏:对臣子不忠的批判。
  15. 南内凄凉谁得知:南方的凄凉无人知晓。
  16. 人间称家作端午:节日的欢庆却显得冷清。
  17. 平生不识颜真卿:对文化的渴望与无奈。
  18. 去年不答高将军:感叹对历史名将的无能为力。
  19. 老来读碑泪横臆:对历史的感慨,泪流满面。
  20. 公诗与碑当共行:诗与碑共同承载历史。
  21. 不赏边功宁有许:对战争功勋的质疑。
  22. 当杀奉皇犹敢语:直言不讳,勇敢表达。
  23. 雨淋日炙字未论:字句虽未被重视,却铭刻在心。
  24. 千秋万岁所鉴多:历史教训深刻。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公泛浯溪春水船,击帆啼鸟青崖边”运用对仗增强了音韵美。
  • 比喻:如“骨肉何伤九庙焚”深入表达了亲情与国家的纠葛。
  • 拟人:历史与文化被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宁静的春水与历史的动荡,表现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与对个人无奈的感慨。诗人以历史为镜,反映出对忠诚、亲情、文化的深刻思考,展现出强烈的家国情怀与文化自觉。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机与希望。
  • 青崖:代表坚固与历史的厚重。
  • 神器:象征国家的权力与责任。
  • 豺虎:暗喻残暴与不忠。
  • :文化的传承与历史的见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D. 清代

  2. 诗中提到的“明皇”指的是哪位皇帝?
    A. 唐太宗
    B. 唐明皇
    C. 宋太祖
    D. 明成祖

  3. 诗中“蜀山骑驴不回首”隐含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过去的无奈
    B. 对未来的希望
    C. 对家庭的依恋
    D. 对朋友的怀念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 杜甫
  • 《登高》 - 杜甫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诗词对比:

  • 《春望》:同样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的忧虑,但更加强调个人的痛苦与责任。
  • 《登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对时事的感慨,情感更为沉重。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宋诗三百首》
  • 相关历史书籍与文学评论文章。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不知宫调】时新乐 【中吕】朝天子_褪咱,赑咱 【大石调】青杏子_元宵明月镜 【双调】清江引_咏笑靥儿一 【双调】庆东原_闲评论,猛 【双调】新水令_思忆落红风 落梅风·鸾凤配 【仙吕】一半儿_多承苏氏肯 【越调】小桃红_当时罗帕写 【越调】寨儿令_分凤鞋,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荷花 首字旁的字 藕断丝联 功名利禄 清辞妙句 金字旁的字 包含季的词语有哪些 转般仓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铁心铁意 折文旁的字 女字旁的字 蒻头 高字旁的字 穷纤入微 土基 解衣包火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