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49: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49:39
百千诸佛眉弯曲,无证无修眼搭痴。
踏著未消连底冻,一时认作碧琉璃。
许多佛的眉头弯曲,没有证悟也没有修行,眼神却显得迷惑。
脚踏着未融化的冰,竟一时把它当作碧琉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直接引用明显的典故,但涉及到佛教的基本理念,如修行与觉悟,表现出一种佛教的哲思。
作者介绍: 释端裕,宋代高僧,著名的佛教诗人。他的诗作常常融合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色,风格独特,情感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盛行的佛教文化背景下,反映出作者对人性、修行和认知的思考,呈现出一种对世俗迷茫的批判。
《颂古十首》中的这首诗以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众生的迷惑与无知。开篇用“百千诸佛”来引入佛教的智慧,然而接着却将其和“无证无修”相对比,形成鲜明的对照,暗示即使是佛也有眉弯曲的瞬间,反映出即使在佛教理念中,仍有无知的状态存在。这一对比不仅展示了人们在修行路上的种种困惑,也表达出对世间虚幻的深刻洞察。
“踏著未消连底冻”的意象,生动地展现了人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迷失,尚未融化的冰象征着固执和未解的困境,而“碧琉璃”的错认则体现出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盲目追求。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与修行过程中的艰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人类的认知与修行的困惑,强调了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世俗的迷失与虚幻的追求是常态,反映出佛教对人性及其修行的深刻洞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元代
D. 明代
诗中“无证无修”主要指什么?
A. 有智慧和修行
B. 没有证悟和修行
C. 有证悟但没有修行
D. 没有信仰
“踏著未消连底冻”中的“底冻”指的是什么?
A. 冰河
B. 冰雪
C. 未融化的冰
D. 冻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