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10:14: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10:14:03
乱石砌成茅屋,编柴夹就疏篱。
绳枢筚门昼掩,任教雾锁风吹。
诗中描绘的是一处简陋的山居。用乱石垒成的茅屋,柴禾编成的稀疏篱笆。门是用绳子拴着的,白天时把门掩上,任凭雾气弥漫,风儿呼啸。
作者介绍:洪恩,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政治动荡、社会变革的时代。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反映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淡泊。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隐居山林、追求宁静生活的愿望。社会动荡使得诗人倾向于逃避现实,寻找内心的平静。
这首《冶父山居七首》第一首,描绘了一个隐逸者的生活场景,展现了作者对山居生活的向往与体验。诗中通过对居所的描写,表达了简单与自然的生活方式,反映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乱石砌成的茅屋,柴禾编成的篱笆,构成了朴素的生活环境,这不仅是对居住环境的描绘,更是对内心追求的体现。在这种隐居的生活中,诗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安详,尽管外界的雾锁风吹,依旧无法打扰他的平和心境。诗中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出一种恬淡的生活哲学,启示人们在纷繁的世俗中寻找内心的安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追求宁静的隐居生活,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厌倦,强调了内心的安宁与自然和谐的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乱石砌成茅屋”表达了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绳枢筚门昼掩”中“昼掩”意指什么?
诗中描写的自然环境给人什么感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洪恩的《冶父山居七首》在自然描写和隐居主题上有相似之处,王维的诗中更多地展现了秋天的宁静与美丽,而洪恩则突出山居的简朴与安宁。两者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自然之美的展现方式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