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0:54: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4:21
临江仙 桃花鱼
——张充和 〔近代〕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
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
试将飞盖约残花,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
记得在武陵溪边的小路上,春风无限,万物复苏。
人间的装饰如同那自由的他。愿做水底的蝴蝶,随心所欲飞向天涯。
描绘出春天的痕迹在无形之处,最怜那泡影般的身世。
试着将飞舞的衣裳与残花约定,轻纱之中尽是泪水,和着雾气落在平沙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处隐逸之地,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作者介绍:
张充和(1896-1969),字荫甫,号寒山,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其诗风兼收并蓄,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又融入现代的思考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这首《临江仙 桃花鱼》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记取武陵溪畔路”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境界。接着,诗人用“春风何限根芽”描绘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变化。
“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声,愿意像水底的蝶一样,随意翱翔,逃离尘世的束缚。后半段“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泡影象征着生命的虚无与无常,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最后的“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以柔美的意象结束,轻绡与泪水的结合,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交织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人生无常的感怀以及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象征着什么?
A. 斗争的地方
B. 理想生活的向往
C. 贫困的生活
诗人愿意“随意到天涯”的原因是什么?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名誉的渴望
“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