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临江仙 桃花鱼

《临江仙 桃花鱼》

时间: 2025-04-29 00:54:21

诗句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

人间装点自由他。

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

试将飞盖约残花。

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0:54:21

原文展示:

临江仙 桃花鱼
——张充和 〔近代〕

记取武陵溪畔路,春风何限根芽。
人间装点自由他。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
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
试将飞盖约残花,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

白话文翻译:

记得在武陵溪边的小路上,春风无限,万物复苏。
人间的装饰如同那自由的他。愿做水底的蝴蝶,随心所欲飞向天涯。
描绘出春天的痕迹在无形之处,最怜那泡影般的身世。
试着将飞舞的衣裳与残花约定,轻纱之中尽是泪水,和着雾气落在平沙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记取:记得,记住。
  • 武陵溪:传说中的武陵溪是一个桃花源,象征着世外桃源。
  • 根芽:指植物的发芽生长,象征着春天的生机。
  • 波底蝶:水底的蝴蝶,象征着自由和轻盈。
  • 描就:描绘成。
  • 春痕:春天的痕迹。
  • 泡影:水中的倒影,象征着虚幻的身世。
  • 试将飞盖:尝试将衣裳飘动。
  • 轻绡:轻薄的纱,象征着柔弱的情感。
  • 平沙:平坦的沙滩,象征着平静的心境。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一处隐逸之地,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充和(1896-1969),字荫甫,号寒山,现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其诗风兼收并蓄,既有传统的古典韵味,又融入现代的思考与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社会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自然的描写,表达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与对人世纷扰的逃避。

诗歌鉴赏:

这首《临江仙 桃花鱼》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的开头以“记取武陵溪畔路”引入,直接将读者带入一个春意盎然的境界。接着,诗人用“春风何限根芽”描绘了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暗示着生命的延续和变化。

“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表达了诗人渴望自由的心声,愿意像水底的蝶一样,随意翱翔,逃离尘世的束缚。后半段“描就春痕无著处,最怜泡影身家”则转向对人生的思考,泡影象征着生命的虚无与无常,令人感到一丝惆怅。

最后的“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以柔美的意象结束,轻绡与泪水的结合,充满了淡淡的忧伤,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首诗在春天的背景下,交织着对自由的渴望和对人生的思索,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与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记取武陵溪畔路:回忆起武陵溪边的小路,暗示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2. 春风何限根芽:春风无限,万物复苏,象征希望与生机。
  3. 人间装点自由他:自由的生活被描绘得如同人间的装饰,反映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4. 愿为波底蝶,随意到天涯:表达了对自由的渴望,愿作蝴蝶自由飞翔。
  5. 描就春痕无著处:在无形之处描绘春天的痕迹,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6. 最怜泡影身家:最怜惜那如泡影般的身世,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
  7. 试将飞盖约残花:尝试将衣裳与残花相约,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8. 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轻薄的纱如泪水般,结合雾气落在沙滩上,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波底的蝴蝶比作自由的象征。
  • 拟人:赋予自然以情感,使其充满生命的气息。
  • 对仗:如“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增添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对人生无常的感怀以及对美好过往的追忆,情感真挚而细腻,展现了诗人深刻的内心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武陵溪:象征着理想与世外桃源,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春风:代表希望与生命的复苏。
  • 波底蝶:象征自由与轻盈。
  • 泡影:暗示生命的虚幻与脆弱。
  • 轻绡:代表柔弱的情感与内心的忧伤。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武陵溪”象征着什么?
    A. 斗争的地方
    B. 理想生活的向往
    C. 贫困的生活

  2. 诗人愿意“随意到天涯”的原因是什么?
    A. 对自由的渴望
    B. 对财富的追求
    C. 对名誉的渴望

  3. “轻绡都是泪,和雾落平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忧伤
    C. 愤怒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同样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 李白《庐山谣》:描绘自然之美与隐逸生活的追求。

诗词对比:

  •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追求,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为直接,张充和则通过自然意象展现内心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
  • 《陶渊明集》
  • 《中国现代诗词选》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这首诗!

相关查询

因遣乡书赠姜山嗣师 驿至得径坂讲席帛诗喜甚和韵且坚秋风武夷之 乙卯仲春丁奠毕作王颂一首呈承祭之王颂曰 遗徐端友寿母夫人 岩溪书堂登眺 徐朝奉诰命下走介贲纳径坂赋成 谢史计使寄建茗 谢高茶使遣饷头贡余 暇日领客登眺 为饶计使题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百年之业 黹字旁的字 过情 追难 坐致 幾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零散 包含施的词语有哪些 冰柱雪车 鲸饮 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鼻字旁的字 搔到痒处 包含舛的词语有哪些 抱法处势 生字旁的字 岩墙之下 垄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