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3: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3:30
火墨坡下岭
清晨入岑蔚,岚重寒飕飀。
忽闻黄鹂语,方悟麦始秋。
旅食法当瘦,远行人所愁。
况复深山中,不与和气游。
苦辛那敢惮,病悴良可忧。
徒忧亦无益,聊作商声讴。
清晨我走进岑蔚山,山间雾重寒风萧萧。
忽然听见黄鹂的鸣叫,才知道小麦已经开始成熟了。
旅途的饭食本就清淡,远行的人总是心里愁苦。
更何况在这深山之中,根本没有与人亲善的机会。
辛苦的生活怎能畏惧,身心的疲惫自然令人忧愁。
忧虑也无济于事,随便吟唱几句商声来排解心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黄鹂”常常被视为春天的象征,而“麦始秋”则标志着夏末秋初,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变化在此交融。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蕙园,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描写山水田园的美景,同时也常带有个人的情感体验。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变革和动荡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色与个人感受,反映了他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火墨坡下岭》是一首山水田园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开篇描绘的是清晨的岑蔚山,浓雾弥漫,寒风瑟瑟,给人一种孤寂冷清的感觉。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忽然听到黄鹂的鸣叫,顿时意识到小麦已开始成熟,这种自然的变化让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轮回。
接下来,诗人转向旅途中的艰辛,表达了远行人对食物的无奈和愁苦,尤其是在深山中,孤独感愈发显著。诗人以“苦辛”来形容生活的艰辛,而“病悴”则是对身心状态的真实写照。在这种苦闷中,诗人意识到光是忧虑无益,最终选择以吟唱来舒缓内心的疲惫与困扰。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它不仅描绘了山水的美丽,也反映了人们在生活旅途中所面临的困境与无奈。诗人以清新的笔触和细腻的情感,营造出一种既孤独又充满希望的氛围,给人以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与抒发情感,强调了人生旅途中的艰辛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的热爱,同时也揭示了面对困境时心态的重要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黄鹂”的鸣叫象征着什么?
诗人提到的“旅食法当瘦”意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深山”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范成大的《火墨坡下岭》在对自然的描写上更为细腻,注重内心感受的表现,而王维则更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两者都展现了山水的美丽,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