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55: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55:21
燕石扶栏玉作堆,柳塘南北抱城回。西山剩放龙津水,留待官军饮马来。
燕石支撑的栏杆像玉一样堆叠,柳树环绕的水塘南北围绕着城池。西山上仍然流淌着龙津的水,留给官军来这里饮马。
龙津原本指的是古代龙的水源,象征着富饶和生机。而官军饮马则反映出战争和军事活动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军事活动的关注。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荆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而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与军事活动,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人在《龙津桥》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历史背景的结合,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期待的场景。开篇以“燕石扶栏玉作堆”描绘了桥栏的华美,接着通过“柳塘南北抱城回”勾画出城池与水的密切关系,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种美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暗示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而在结尾的“西山剩放龙津水,留待官军饮马来”中,诗人巧妙地将美丽的自然与军事活动结合,表现了国家的需要和对士兵的关心。整个诗歌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国家的忧虑,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层次,让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丽自然的赞美,结合了对国家军事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燕石”指的是什么?
诗中“柳塘”描述的是?
“龙津水”留待谁饮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的诗歌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哲理,而范成大的《龙津桥》则更贴近军事与社会的结合,表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