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龙津桥

《龙津桥》

时间: 2025-08-10 10:26:49

诗句

燕石扶栏玉作堆,柳塘南北抱城回。

西山剩放龙津水,留待官军饮马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0:26:49

原文展示:

燕石扶栏玉作堆,柳塘南北抱城回。西山剩放龙津水,留待官军饮马来。

白话文翻译:

燕石支撑的栏杆像玉一样堆叠,柳树环绕的水塘南北围绕着城池。西山上仍然流淌着龙津的水,留给官军来这里饮马。

注释:

  • 燕石:指一种美丽的石头,可能指的是燕子所栖息的地方。
  • 扶栏:扶持的栏杆,象征着安全和支持。
  • 玉作堆:比喻栏杆的华美,像玉石堆砌而成。
  • 柳塘:柳树环绕的水塘,是一种自然景观。
  • 抱城回:指水塘环绕着城池,形成一个回环的形状。
  • 西山:指西边的山。
  • 龙津水:龙津的水,可能指的是水源丰沛的地方。
  • 留待:留着,等待。
  • 官军:指朝廷的军队。
  • 饮马:饮水给马,是古代军队行军时的必要活动。

典故解析:

龙津原本指的是古代龙的水源,象征着富饶和生机。而官军饮马则反映出战争和军事活动的场景,表现出诗人对军事活动的关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荆溪,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因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田园风光的描写而受到后世赞誉。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不安,诗人通过描绘美好的自然景色与军事活动,表达对国家的关切与对和平的渴望。

诗歌鉴赏:

诗人在《龙津桥》中通过生动的自然描写与历史背景的结合,展现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期待的场景。开篇以“燕石扶栏玉作堆”描绘了桥栏的华美,接着通过“柳塘南北抱城回”勾画出城池与水的密切关系,形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种美的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魅力,也暗示了人们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而在结尾的“西山剩放龙津水,留待官军饮马来”中,诗人巧妙地将美丽的自然与军事活动结合,表现了国家的需要和对士兵的关心。整个诗歌情感丰富,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国家的忧虑,形成了深厚的情感层次,让人回味无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燕石扶栏玉作堆:借用燕石的美丽,展现桥栏的华美。
    • 柳塘南北抱城回:描绘水塘的环抱,显示城池的地势。
    • 西山剩放龙津水:西山的水源丰沛,象征着生机。
    • 留待官军饮马来:预示着军事活动的来临,表达期待。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栏杆比作玉,增加了美感。
    • 对仗:如“南北抱城回”,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美丽自然的赞美,结合了对国家军事的关注,体现了诗人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燕石:象征着美丽与坚固。
  • 柳塘:代表自然的柔美与宁静。
  • 龙津水:象征着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 官军:体现出历史与军事的紧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燕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石头
    • B. 一种动物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建筑
  2. 诗中“柳塘”描述的是?

    • A. 柳树与水塘
    • B. 山与城
    • C. 军队与水
    • D. 花与石
  3. “龙津水”留待谁饮马?

    • A. 商人
    • B. 官军
    • C. 百姓
    • D. 游客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的《赤壁赋》
  • 李白的《庐山谣》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李白的诗歌更强调个人的情感与哲理,而范成大的《龙津桥》则更贴近军事与社会的结合,表现出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范成大诗文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老柏三首 其三 谢寇十一惠端砚 城南夜归寄赵大夫 钦圣宪肃皇后挽词二首 送泽之过维扬 智宝院後楼怀胡元茂 渔家傲(从叔父乞苏州湿红笺) 上赵使君 次韵杨内翰赠诸进士 猴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疆的词语有哪些 全无忌惮 卑身屈体 把持不住 厂字头的字 进退裕如 有头无脑 甘字旁的字 反本 束燎 业字旁的字 花飞蝶舞 问牛知马 耒字旁的字 竖心旁的字 自古东丁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