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3:0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3:06:04
醉太平 柳影
作者: 陶淑 〔清代〕
前溪后溪,长堤短堤。阑干半角迷离。是斜阳下时。
望来似丝,画来似眉。解人惟有黄鹂。向烟中一啼。
前面的溪流与后面的溪流,长堤与短堤交错相连。栏杆的角度在微光中显得朦胧迷离。这是斜阳照射的时刻。
远望像丝线般细腻,画作般的弯曲像是眉毛一样。能够解人心意的,唯有那只黄鹂,在烟雾中啼鸣一声。
陶淑,清代女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流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和情感,风格婉约,常表现出女性特有的细腻与柔美。
该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对自然景观的热爱以及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环境描写与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生活感悟。
《醉太平 柳影》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情感交融的诗作。诗人通过精美的意象构建出一个朦胧而又生动的画面,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内心情感的深度结合。前溪与后溪,长堤与短堤的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多样性和层次感。阑干半角的迷离,既是对光影变化的描绘,也暗示了人心的复杂与微妙。
斜阳的余晖洒落在景物上,景色如丝般细腻,像画中的眉毛,营造出一种温柔的美感。最后,黄鹂的啼鸣更是打破了静谧,成为了情感的传递者,能够解人心思的存在。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整首诗通过细致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在细腻的观照中,感受到了人与自然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以及在自然中找到慰藉与解脱的心境。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的整体氛围,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深情厚谊。
诗中提到的自然元素有哪些?
“阑干半角迷离”中的“阑干”指什么?
诗中哪种鸟被提及,象征着能够解人心意?
陶淑的《醉太平 柳影》与王维的《鹿柴》均描绘了自然之美,但陶淑的诗更注重细腻的情感表达,而王维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两者在意象使用和情感基调上各有特色,反映了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个性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