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6: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6:39
《望永阜陵》 ——陆游
圣主乘乾临斧扆,小臣承诏上丹墀。
宁知齿豁头童後,更遇天崩地陷时!
泣至眼枯无血续,梦随魂断独心知。
白头才尽空濡笔,宁继生民生武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国家命运的感慨。诗中描绘了当年圣主驾临之时,小臣侍奉在朝堂之上,却不知未来的动荡和灾难。眼泪流尽,心中孤独,梦中也与故人相断。最后,诗人感叹自己年老笔力衰竭,却希望能继续为民生和国家的未来写下壮丽的诗篇。
典故解析:诗中提到的“圣主”与“齿豁”形成对比,反映了时光荏苒,世事无常的主题。
作者介绍: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诗歌作品以爱国、忧国情怀著称,常寄托于山水田园之间,形成了独具一格的风格。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未来的忧虑在此诗中得以体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
《望永阜陵》是陆游在晚年创作的一首诗,展现了他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圣主乘乾临斧扆”引出对皇权的尊重与敬畏,接着转向小臣的角色,反映了诗人对当权者的期待与失望。诗中“宁知齿豁头童後,更遇天崩地陷时!”不仅表达了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也暗示了历史的无情与变幻。
“泣至眼枯无血续,梦随魂断独心知”一联,情感更为浓烈,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眼泪流尽却无法再续的悲伤,反映了历史的伤痛与个人的无力感。最后两句“白头才尽空濡笔,宁继生民生武诗”则是对自我的反省与期望,尽管年事已高,仍希望为国写下壮丽诗篇,展现了陆游不屈的爱国情怀与对历史的责任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深沉而又悲怆,既有对过往辉煌的追忆,也有对未来动荡的警醒,表现了陆游作为一位诗人的深厚情感与历史责任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历史和国家命运的深刻思考,展现陆游的爱国情怀与对未来的责任感,传达出对社会变迁的无奈与无尽的忧虑。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不仅承载了诗人的情感,也反映了时代背景下人们对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词测试:
诗中的“圣主”指的是谁?
“泣至眼枯无血续”中,“无血”指的是什么?
诗人希望继续为民写作,哪一句表达了这个愿望?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陆游的《望永阜陵》更侧重于个人情感与国家命运的结合,杜甫则通过对国破家亡的悲痛,深刻反映了社会底层的苦难。两首诗都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但情感的表达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推荐书目:
这些资料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陆游的诗歌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