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2: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2:25
杏花天影·和姚景之
作者: 杨玉衔
绿云膏沐无心理。向谁诉分飞恨事。
蘸香鸳被半床閒,醉里。晓莺啼,惰未起。
伤春地。花萦步绮。又轮指番风第几。
梦辽何处汉家营,失计。纵封侯,也后悔。
在这片如绿云般的美丽天地中,我满心无奈,心中无所依恋,向谁倾诉那分离的恨事呢?
香气四溢的鸳鸯被只铺了一半,醉意朦胧中,晨曦中的黄莺啼鸣,懒洋洋地还未起身。
伤感的春天,花瓣缠绕着我的足迹,又不知转眼已是几轮风吹过。
梦中我在何处寻找汉家营地,真是无计可施。即使封侯拜爵,心中也难免后悔。
杨玉衔,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诗作多以细腻见长,常表达个人情感与对社会的思考。其作品多有情感深邃之特色。
本诗写于清代,反映了作者对春天景色的感怀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离别的惆怅,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茫。
《杏花天影·和姚景之》是杨玉衔的一首情感丰富的词作。整首词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渗透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逝去岁月的怀念。开头几句通过描绘春天的美丽,表达出一种内心的孤寂与无奈,仿佛在绿云之下,心灵却无处依托。接着,提及了“分飞恨事”,此句引出离别的痛苦,使得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更加深沉。
“醉里”一词,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逃避,醉酒之中,虽有美景相伴,却难以真正挣脱内心的烦恼。晓莺的啼鸣与“惰未起”的状态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春意盎然与个人情感的矛盾,既有外界的繁华,又有内心的惆怅。
后半部分,作者通过“梦辽”与“失计”表达出对未来的迷茫,虽然理想高远,最终却发现难以实现,甚至封侯拜爵的荣华也不再令人向往。整首词情感层次丰富,细腻的描写使得读者不仅能感受到春天的美好,也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美景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寻,最终发现这些理想往往难以实现,内心充满了惆怅与后悔。
诗中提到的“绿云膏沐”主要表达了什么意境?
“伤春地”中的“伤春”指的是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汉家营”象征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