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20:16: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16:03
游巴陵空寺诗
作者: 阴铿 〔南北朝〕
日宫朝绝磬。
月殿夕无扉。
网交双树叶。
轮断七灯辉。
香尽奁犹馥。
幡尘画渐微。
借问将何见。
风气动天衣。
这首诗描绘了巴陵空寺的清晨与傍晚的景象。清晨,阳光照耀在寺庙上,晨钟悠扬;傍晚,月光洒落,寺殿却没有开门。树叶交织在一起,仿佛网状,灯火渐渐熄灭,光辉暗淡。香火虽已熄灭,但余香仍在香奁中飘散;寺庙的幡旗也因尘埃而显得微弱。诗人询问,这里究竟能看到什么?风轻轻拂动,似乎在动摇天上的衣袂。
作者介绍:阴铿,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擅长写山水诗和描绘寺庙景象,作品多富有禅意,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游览巴陵空寺时,作者通过对寺庙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巴陵空寺以其清幽的环境和宁静的氛围而闻名,成为文人墨客游览的胜地。
这首《游巴陵空寺诗》以清晨与傍晚的对比构成了诗歌的主要意境。开篇描绘了晨钟的宁静与月光的冷清,二者形成了时间的流转与空间的变换。诗人在描绘寺庙环境的同时,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尤其是在“香尽奁犹馥”一句中,虽然香火已熄灭,但余香依旧,暗示着灵魂的宁静和对信仰的坚守。
诗中“借问将何见”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疑惑与思考,似乎是在询问在这样的环境中,究竟能见到什么样的景象或心灵的启迪。最后一句“风气动天衣”更是将自然的微风与人的心灵相连,表达出一种对自然与心灵交融的感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体现了南北朝时期文人对佛教文化的崇敬与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巴陵空寺的描绘,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内心的宁静。诗人借助自然景象传达对信仰的思考与追求,展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日宫朝绝磬”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A. 清晨的喧闹 B. 清晨的宁静 C. 傍晚的孤独
诗中提到的“香尽奁犹馥”表达了什么?
A. 信仰的消失 B. 余香的持久 C. 无香的状态
“借问将何见”一句的含义是?
A. 询问自然 B. 询问生活的意义 C. 询问他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