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9:19: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9:19:52
竹径入茅屋,松坡连菜畦。
深潴沤麻水,斜竖采桑梯。
区别隣家鸭,群分各线鸡。
行人来少憩,假道过东溪。
诗歌描绘了一条竹子铺成的小路通向一座茅草屋,松林的坡地与菜地相连。深深的水池里浸泡着麻布,斜斜地竖着采桑的梯子。邻居家的鸭子和鸡各自分开,行人少有停留,偶尔借道经过东边的小溪。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描绘的乡村生活场景反映了宋代农村的自然环境和人们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爱。
戴复古(约1040年-约1115年),字文德,号复古,北宋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描绘田园风光,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本诗创作于北宋时期,反映了诗人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宁静与安逸。
这首诗以清新的乡村景象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竹径入茅屋”,以简洁的语言描绘出一幅恬静的乡村画面,竹子的小径引领读者走入茅草屋,给人一种亲近自然的感觉。接着,诗中提到的“松坡连菜畦”,显示了自然与人类劳动的和谐共存,松林的自然生长与人类的耕作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自然美与人文美的结合。
“深潴沤麻水”一句,描绘了农村生活的一角,麻布的浸泡体现了人们的劳作,而“斜竖采桑梯”则呈现了采桑的场景,进一步深化了对农村生活的描写。最后两句通过描绘邻家鸭子和鸡的分散,表现出一种宁静的乡村氛围,行人稀少的状态则传达出一种安详的生活节奏,仿佛时间在这里变得缓慢而悠长。
整首诗韵律和谐,意境清新,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生活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诗中提到的“竹径”指的是什么?
A. 小路
B. 河流
C. 房屋
“行人来少憩”的意思是?
A. 行人很多
B. 行人很少停留
C. 行人很快经过
诗中描绘的是什么样的生活场景?
A. 繁华都市
B. 安静乡村
C. 战争场面
答案:
通过上述内容,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常宁县访许介之途中即景》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