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9:54: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9:54:11
往岁坤成节,群生鼓舞中。
至公同造化,和气浃羌戎。
佐佑三王治,弥缝十乱功。
戎衣何日定,无处问高穹。
在往年,地球的节日里,万物生灵都在欢快舞动。
公正的法则与自然相融合,和谐的气息滋润了边疆民族。
辅佐三位王者治理国家,弥补了十方的动乱。
战袍何时才能安定下来,难以在广阔的天空中寻求答案。
程俱,宋代诗人,生平资料相对较少,但其诗作多表现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兴龙节日有感二首》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战争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对节日的感慨,表达了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当时社会动乱的不满。
全诗以节日为切入点,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社会和谐的渴望。开头的“往岁坤成节”,描绘了自然的轮回与节日的欢愉,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法则的尊重和欣赏。接下来的“至公同造化,和气浃羌戎”,则将人类社会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公正和和谐的追求。尤其提到“羌戎”,显示了对边疆少数民族的关心,暗示了国家的统一与和平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戎衣何日定,无处问高穹”,则流露出对未来和平的无奈与迷茫,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焦虑。整个诗歌通过对节日的感怀,折射出对社会理想的思考和对历史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节日的回忆,表达了对和平和谐社会的向往,以及对动乱现状的不满,反映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诗中提到的“羌戎”指的是哪些民族?
A. 中原汉族
B. 边疆少数民族
C. 南方民族
D. 西域民族
“戎衣何日定”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和平的渴望
B. 对战争的期待
C. 对自然的热爱
D. 对历史的无奈
诗中的“至公同造化”强调了什么?
A. 自然的力量
B. 公正与和谐
C. 人类的智慧
D. 社会的动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