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5:35: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5:35:10
曾抗归田疏几封,天高殊未察微悰。
时人今雨谁相过,地主春风独见容。
取友肯遗沮桀溺,论功不下弃勾龙。
眉间黄色元无事,因拆诗筒一点浓。
我曾多次向朝廷上书,要求归隐田园,但天高地远,仍无知晓我的心情。
如今时雨绵绵,谁能来访呢?唯有地主在春风中自得其乐。
朋友是否愿意遗弃那些沮丧的情绪,功名利禄不必再提及?
我眉间的忧虑并没有事出有因,只是为了拆开诗筒,写下几笔浓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刘克庄,字梦阮,号清桂,是宋代著名的词人和诗人。他在政治上曾多次上书,提倡归隐田园的生活,反映了他对官场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他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与对世态的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中的人情冷暖和政治腐败。
《又和六首》体现了刘克庄深刻的思考与感慨,诗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诗人用“曾抗归田疏几封”开篇,直接表达了他对官场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进一步展开,他感慨“天高殊未察微悰”,将自己的苦闷与外界的冷漠形成鲜明对比。
“时人今雨谁相过,地主春风独见容”一句,诗人通过描绘时雨蒙蒙的场景,表现出他对人际关系的疏离感。地主在春风得意中自得其乐,似乎与普通人无关,形成了一种社会的冷漠与隔阂。
接着,诗人提出“取友肯遗沮桀溺”,在朋友之间是否愿意抛弃沮丧和功名的期待,表现出对世俗功利的反思和对真挚友谊的渴望。最后一句“因拆诗筒一点浓”则是一种自我消遣的方式,表达了他在无奈中寻找乐趣的心态。
整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索与对社会的批判,情感真挚而细腻,值得深入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的失望、对归隐生活的渴望以及对人际关系的思考,折射出时代的冷漠和个人的孤独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曾几次上书请求什么?
“天高殊未察微悰”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地主春风”指的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