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题

《杂题》

时间: 2025-05-02 11:02:57

诗句

鸡絮交欢远,琵琶寄恨深。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02:57

原文展示:

杂题
刘克庄

鸡絮交欢远,琵琶寄恨深。
早知胡地冷,永巷亦甘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远处的鸡鸣声和飞舞的鸡毛交织在一起,琵琶声中寄托了深深的怨恨。早就知道北方的寒冷,然而在那条漫长的巷子里,我也心甘情愿地忍受。

注释:

  • 鸡絮:指鸡毛,形容鸡鸣声和鸡毛飞舞的情景,象征着远处的生活气息。
  • 琵琶寄恨:琵琶声寄托了诗人内心的忧伤与怨恨。
  • 胡地:指北方异族的地区,通常象征着寒冷和遥远的地方。
  • 永巷:指漫长的巷子,象征着人生的道路和艰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大白,号天池,南宋诗人,生于福建。刘克庄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尤其在词、诗方面有较高造诣。他的诗风多变,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国难当头,社会动荡,诗人通过对寒冷和孤独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无奈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诗歌鉴赏:

刘克庄的《杂题》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展现出他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对人世间情感的细腻观察与思考。开头的“鸡絮交欢远”描绘出一种生动的乡村景象,鸡鸣声伴随着飞舞的鸡毛,给人一种温暖的氛围。然而,随即转入“琵琶寄恨深”,琵琶声中的怨恨与悲伤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两种意象的对比,形成了鲜明的反差,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邃。

“早知胡地冷”则暗示了诗人对北方的寒冷有着深刻的认识,这不仅是对环境的感知,也象征着对人生艰辛的理解。而“永巷亦甘心”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无奈与接受,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妥协与释然。整首诗虽然短小,却充满了情感的深度和对人生的思考,展现出刘克庄作为诗人的深邃与智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鸡絮交欢远:描绘了远处乡村的宁静与和谐,鸡鸣声与鸡毛飞舞的画面,似乎在展现一种温馨的生活。
  2. 琵琶寄恨深:琵琶声中带着怨恨,暗示着内心的苦闷,可能与离别、失去有关,情感转向了伤感的层面。
  3. 早知胡地冷:深知北方的寒冷,反映出对现实的认知,也暗示着对过往的反思。
  4. 永巷亦甘心:虽然环境艰苦,诗人却愿意接受,表现出一种豁达的心态。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鸡絮”和“琵琶”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琵琶声比作怨恨,形象地表达出内心深处的情感。
  • 象征:鸡鸣、琵琶等意象不仅描绘生动的场景,也蕴含深刻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现实的接受,表现出一种在困境中仍能保持内心平和的精神状态。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鸡絮:象征着乡村的宁静和生活气息,表现出一种温馨的画面。
  • 琵琶:象征着内心的情感波动,寄托了失落和怨恨。
  • 胡地:象征着遥远和寒冷,暗示了人生的艰辛。
  • 永巷:象征着漫长的生活道路,表现出对命运的接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的“琵琶寄恨深”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乐
    B. 恨意
    C. 思念
    D. 安宁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胡地”主要象征着_____

  3. 判断题:本诗的主题是对爱情的美好向往。 (对/错)

答案:

  1. B
  2. 寒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春望》中对国事的忧虑与《杂题》中的个人情感形成对比,展现了诗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跋钟山赋二首 岸帻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二 望茅山六言三首 其一 一剪梅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 其四 水仙庙鼓吹曲四首 其二 吊青溪姑词 陈将军哀词 法华小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通计熟筹 临顾 飠字旁的字 弓腰 骂骂咧咧 香羞 矢字旁的字 包含遭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老死沟壑 好戏连台 包字头的字 高字旁的字 包含嗫的词语有哪些 彼一时,此一时 末路之难 佛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