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4:03: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4:03:28
又和感旧四首
作者:刘克庄 〔宋代〕
人言上界足高寒,错踏金鳌绝顶山。
恩许乞身镜湖曲,老难效命玉门关。
明知甑破休回首,犹喜弓亡不出寰。
便合挂帆沧海去,义溪三十六重湾。
此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理想与现实的感慨。
人们说上天的境界很高且寒冷,我却错误地踏上了金鳌山的绝顶。
我曾经被恩情所许诺,想在镜湖的曲水边寄身,然而老来却难以再效忠于玉门关。
明知已无回头路,甑(蒸饭的器具)已破却不愿回首,仍然高兴于弓已失去而不再出征。
干脆就挂起帆,驶向茫茫大海,去追求那三十六重湾的义溪。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景庄,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官至知州。他的诗风清新洒脱,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关注社会时事,反映个人经历。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感慨人生的无常与理想的破灭,反映了他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四个小节,展现了诗人对往事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希冀。首句以“上界足高寒”开篇,描绘了高远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感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用“恩许乞身镜湖曲”表达了对美好理想的向往,却又以“老难效命玉门关”强调了年老后难以重返理想的境地,突显出对青春已逝的无奈与惋惜。
“明知甑破休回首”展现了对过往的放下,虽然知道自己已无回头路,但仍然“犹喜弓亡不出寰”,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豁达态度。最后一句“便合挂帆沧海去”则是对未来的展望,表达了诗人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期待。整首诗以悲伤为底色,却又透出一丝洒脱与坚韧,表现出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与洒脱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理想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未来追求的渴望,表现出诗人对生命的深刻理解与坚韧不拔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金鳌绝顶山”象征什么?
A. 美好理想
B. 现实的困境
C. 忠诚的责任
诗人对镜湖的向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怀念
B. 对理想的追求
C. 对生活的无奈
“便合挂帆沧海去”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绝望
B. 坚韧与追求
C. 忧伤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