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1:10: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1:10:47
春日览镜有感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习气不解老,壮心故嵯峨
忽与乡曲齿,方惊年许多
有眼不自见,尚谓朱颜酡
今朝镜中逢,憔悴如枯荷。
形骸即迁变,岁华复蹉跎
悟此吁已晚,即悟当若何?
乌兔两恶剧,不满一笑呵
但淬割愁剑,何须挥日戈。
儿童竞佳节,呼唤舞且歌
我亦兴不浅,健起相婆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自身老去的感慨。诗人意识到自己习惯于不觉老去,心中仍怀有壮志,但无意中发现自己早已与乡村的老者无异。镜中映出的自己,面容憔悴,犹如枯萎的荷花。虽然身体和岁月的流逝让他感到惋惜,但他突然意识到这种感悟来得太晚,思考自己该如何面对这一切。尽管时间无情,但他仍然希望能在儿童的欢声笑语中找到乐趣,参与他们的舞蹈和歌唱,重拾青春的活力。
作者介绍:范成大,字致能,号少园,宋代著名的诗人、词人。他的诗词作品多描写自然风光,表现对人生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简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春日,正值万物复苏的时节,诗人在镜中看到自己面容的变化,感受到时间流逝带来的无情,因而写下这首感慨万千的诗。
《春日览镜有感》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时间的深刻反思。通过春日的明媚与镜中憔悴的对比,诗人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与无常。开篇中,诗人用“习气不解老”表达了对生活习惯的无奈,虽然心中依然怀有壮志,但却不知不觉中已步入老年。接着,诗人通过对乡村老者的描绘,反映了自身的变化,产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尤其是“今朝镜中逢,憔悴如枯荷”一句,直白而又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对容颜的摧残,令人感到惋惜。
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试图寻找解脱的方式,虽然感叹已经晚了,但仍希望通过儿童的欢声笑语找到生活的乐趣,重拾年轻的活力。整体而言,诗中流露出对生命的热爱与哲思,既有对时间的无奈,也有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反映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思考。诗人既感到惋惜,也希望能在儿童的欢乐中重新找到生命的活力,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和积极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在镜中看到自己有什么样的变化?
A. 面容红润
B. 憔悴如枯荷
C. 年轻如昔
D. 无变化
诗人对时间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愤怒
C. 感慨与无奈
D. 愉悦
诗中提到的“儿童”代表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纯真的快乐
C. 无知的象征
D. 童年回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