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0:57: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0:57:02
海云回,按骁骑于城北原,时有吐番出没大渡
古道风沙卷夕霏,小江烟浪皱春漪。天于麦垄犹悭雪,人向梅梢大欠诗。顿辔青骊飞脱兔,离弦白羽啸寒鸱。牙门列校俱剽锐,檄与河边秃发知。
在海云的回旋中,我指挥着骁勇的骑兵在城北的原野,时常见到吐蕃的军队在大渡河上出没。古老的道路上,风沙卷起了傍晚的云霭,小江的烟浪如春水般轻轻波动。天上在麦垄上还渴望着雪,人间却在梅树的枝头上愁苦未能吟诗。突然勒住马缰,青色的骏马如同飞脱的兔子,离弦的箭如白色的羽毛在寒鸱的天空中呼啸而过。牙门前列队的士兵个个剽悍锐利,发出的檄文传到河边的秃头士兵耳中。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仲美,号石湖,浙江嘉兴人,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和咏史诗。其作品常以细腻的观察和清新的语言著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诗写于范成大后期,正值南宋时期,国家面临外敌威胁,社会动荡不安。诗中表现了对边疆战士的关注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忧虑。
本诗以边塞为背景,通过对自然和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乡土的热爱和对战乱的无奈。开头的“古道风沙卷夕霏”,展现了一幅动人的边疆景象,风沙的卷起象征着历史的变迁和无情的时光。接着“小江烟浪皱春漪”,则将视角转向了春天的柔和与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诗中“顿辔青骊飞脱兔,离弦白羽啸寒鸱”两句,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骑兵的矫健和战斗的激烈,体现了战争场景的紧迫感。末尾“牙门列校俱剽锐,檄与河边秃发知”则揭示了边疆防务的严峻,突显出边塞士兵的英勇和对敌报国的决心。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也有对边疆战士的敬意,同时流露出对战乱的深切忧虑,既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未来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对战争的敏感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与对历史变迁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骁骑”指的是什么?
A. 勇猛的骑兵
B. 慢步而行的马
C. 受伤的士兵
“顿辔青骊飞脱兔”中的“青骊”指的是?
A. 一种颜色的马
B. 一种鱼
C. 一种花
诗人对“吐番”的描绘暗示了什么?
A. 和平的生活
B. 战争的威胁
C. 自然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