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0:42: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0:42:24
原文展示:
凡有栏干处,秋来遍往还。就中惟此地,全得见西山。雁落遥沙小,人登废垒闲。因怜一州景,皆在夕阳间。
白话文翻译:
无论是有栏杆的地方,秋天来临时我都会频繁地往返。只有在这个地方,我能够完全看到西山。大雁落在遥远的沙滩上,显得很小;人们登上废弃的堡垒,显得悠闲。因为我喜爱这一州的景色,它们都在夕阳的映照下。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师秀,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其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此诗可能是在秋天游览时所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秋天游览时,对所见景色有所感触而作,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对栏杆、西山、大雁、废垒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诗中“凡有栏干处,秋来遍往还”一句,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频繁观赏。“就中惟此地,全得见西山”则突出了此地景色的独特性,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此地景色的特别喜爱。后两句通过对大雁和废垒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悠闲态度。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悠闲态度。诗中通过对栏杆、西山、大雁、废垒等意象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凡有栏干处,秋来遍往还”表达了作者对什么季节的喜爱?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就中惟此地,全得见西山”中的“西山”指的是什么? A. 东边的山 B. 西边的山 C. 南边的山 D. 北边的山
“雁落遥沙小,人登废垒闲”中的“废垒”是什么意思? A. 废弃的堡垒 B. 新建的堡垒 C. 热闹的集市 D. 繁忙的码头
答案: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