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歌

《子夜歌》

时间: 2025-05-06 18:26:54

诗句

狂风灭烛光,房栊映飞雪。

解衣莫畏寒,见侬情自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26:54

原文展示:

狂风灭烛光,房栊映飞雪。
解衣莫畏寒,见侬情自热。

白话文翻译:

狂风吹灭了烛光,窗户上映出飞舞的雪花。
脱下衣服也不怕寒冷,见到你我心中便感到温暖。

注释:

  • 狂风:猛烈的风。
  • :熄灭,消失。
  • 烛光:蜡烛的光亮。
  • 房栊:房屋的窗户。
  • :映照,反射。
  • 飞雪:飘落的雪花。
  • 解衣:脱下衣服。
  • :不要。
  • 畏寒:害怕寒冷。
  • 见侬:见到你。
  • 情自热:心中情感自然温暖。

典故解析:

这首诗并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解衣莫畏寒”可以理解为在严寒中表达对爱人的情感,这在古代文学中常用于表现恋人间的深情厚谊。诗中对寒冷的抵抗和温情的渗透,体现了对爱情的坚定与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遂球,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在明代文人中有一定的影响力。黎遂球的诗风常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情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子夜歌》创作于一个寒冷的冬夜,作者借助冰冷的天气表达自己对爱人的思念和对温暖情感的渴望。明代的社会环境使得文人常常通过诗歌寄托情感,以诗抒怀成为一种流行的文化现象。

诗歌鉴赏:

《子夜歌》以简练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寒冷夜晚的情景,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情感冲击。诗的开头“狂风灭烛光”迅速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寒冷的氛围,烛光的熄灭象征着温暖与安全的缺失。随之而来的“房栊映飞雪”,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孤寂感,窗外的飞雪仿佛映照着内心的凄凉。

然而,随着“解衣莫畏寒”的出现,诗歌的情感基调发生了转变。在这一句中,作者展现了对爱人的深情厚谊,尽管外界环境寒冷,但因为爱人的存在,内心却感到温暖。最后的“见侬情自热”则是对这种情感的升华,表达了即使在严寒的环境中,只要有爱,便能感受到心灵的温暖。这种情感的变化与对比使整首诗更具感染力,展现了爱情的力量。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狂风灭烛光:狂风吹来,蜡烛的光亮被熄灭,营造出一种阴冷孤寂的氛围。
  2. 房栊映飞雪:窗户外的飞雪映照在室内,增添了寒冷和孤独的气息。
  3. 解衣莫畏寒:脱下外衣也不怕寒冷,表现出对爱人的坚定情感和勇气。
  4. 见侬情自热:见到你就感到心中温暖,表达了爱情带来的温情。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寒冷与温暖的对比,展现了爱情的力量。
  • 象征:烛光象征着温暖和安全,飞雪则象征着寒冷和孤独。
  • 拟人:将情感拟人化,使得“情自热”更具生动性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着对爱人的思念与爱情的温暖展开,表现了在寒冷环境中,爱情能带给人心灵的慰藉与温暖。通过对比与象征,深入探讨了爱情在逆境中的力量与美好。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狂风:代表外界的冷酷与无情。
  • 烛光:象征温暖与希望。
  • 飞雪:传递寒冷与孤独感。
  • 解衣:表现对爱的勇气与坚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狂风灭烛光”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 A. 温暖幸福
    • B. 寒冷孤寂
    • C. 热闹繁华
    • D. 安静祥和
  2. 填空题:诗中“解衣莫畏寒”体现了诗人对____的情感。

  3. 判断题:该诗主要表现了诗人在冬天对自然的热爱。(对/错)

答案:

  1. B
  2. 爱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同样表达了在孤独和寒冷中对亲人的思念,但其情感更加浓烈,背景也更加复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在对比中展现出深厚的兄弟情谊,反映出社会动荡给人们带来的思念之苦。

参考资料:

  1. 《明代诗词选》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诗经与唐诗的比较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还自肃宁晚色可爱寄卢行之 寄钦师 张元光生日 北山 除夕客中 春舟 秋日归迟 春城即事 江行 夏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用字旁的字 刿鉥心腑 能歌善舞 弓字旁的字 若烹小鲜 贝字旁的字 包含秽的成语 王家 私惠 嘴快舌长 祸起隐微 陶然而醉 四字头的字 急觞 臣字旁的字 惟利是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