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子夜歌十六首 其十三

《子夜歌十六首 其十三》

时间: 2025-07-30 04:00:50

诗句

感郎绸缪色,虑不及中情。

剪纸作巨镪,形重实还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0 04:00:50

原文展示:

感郎绸缪色,虑不及中情。
剪纸作巨镪,形重实还轻。

白话文翻译:

我对你的绸缪色心生怜惜,却无法完全理解你内心的情感。用剪纸制作出巨大的装饰,外表看似沉重,其实内心却是轻盈的。

注释:

  • 绸缪色:绸缪是一种丝织品,色彩柔和,指的是美丽的服饰或装饰。这里用以象征对爱的向往和美好的情感。
  • 虑不及中情:指内心的思虑无法完全理解对方的真实情感,表达了情感上的困惑和不安。
  • 剪纸作巨镪:巨镪是一种装饰物,剪纸制作成大的形状,形象生动。
  • 形重实还轻:外表看似沉重,实际上却是轻盈,寓意表面的事物与内在的真实感受之间的差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景义,明代诗人,生活在一个文人墨客辈出的时代。他的诗歌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致,风格细腻、清新。

创作背景:

《子夜歌十六首》是黎景义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下创作的作品,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爱、情感的细腻观察和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绸缪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爱的追求和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思考。诗中“感郎绸缪色”一句,可以看作是对爱情美好外在的向往,然而紧接着的“虑不及中情”则揭示了对这份情感的无奈与困惑。这里的情感变得复杂,既有美好的幻想,又有深深的无力感。

“剪纸作巨镪”,通过细腻的比喻,展现了艺术与情感的交融,剪纸的视觉效果与内心情感的轻重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外在与内在的冲突。最后一句“形重实还轻”则点明了这种冲突的核心,表面上沉重的情感实际上是轻盈的,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期待与现实的差距。

整首诗在情感的描绘上层次分明,既有对美好情感的追求,也有对情感本质的深刻反思,是对爱情复杂性的深刻揭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感郎绸缪色:表达对对方美好形象的赞美与向往。
  2. 虑不及中情:内心的思虑与真实的情感之间的距离,表现出对感情的迷茫。
  3. 剪纸作巨镪:用艺术的表现形式,象征对爱情的追求。
  4. 形重实还轻:外表与内心的矛盾,表达对情感复杂性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剪纸的形象进行对比,增强表达的形象性。
  • 对仗:上下句的对仗工整,增加了诗歌的韵律感。
  • 象征:绸缪色与剪纸象征着爱情的美好与复杂,增强了诗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爱情的美好与复杂展开,反映了作者对情感的思索与困惑,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好爱情时所面临的内心挣扎与矛盾。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绸缪色:象征爱情的美好与柔和。
  • 巨镪:象征爱情的外在表现,反映出深层的情感。
  • 剪纸:象征艺术与内心情感之间的联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绸缪色”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颜色
    • B. 美丽的服饰
    • C. 一种情感
  2. 填空题:诗中表达了对爱情的

  3. 判断题:诗歌中提到的“形重实还轻”是指情感的外在表现与内在感受之间的矛盾。(对/错)

答案:

  1. B
  2. 追求,反思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津》:同样表达了对爱情和人生的思考。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探讨情感的复杂性。

诗词对比:

  • 比较黎景义与李白在情感表达上的异同。两位诗人都有对情感的深刻反思,然而李白更倾向于豪放,黎景义则显得细腻。

参考资料:

  • 《明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湖外送友人游边 秋宿天彭僧舍 过昭君故宅 途中感怀寄青城李明府 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 杂曲歌辞。桃花行 别黄州 孤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豸字旁的字 赤字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降书 爪字旁的字 双簧 省役薄赋 艺高胆壮 煞费苦心 至字旁的字 里勾外联 思意 天公不做美 强将之下无弱兵 气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