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22:57: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57:15
谁能思不歌,谁能饥不食。日冥当户倚,惆怅底不忆。
谁能在思念时不唱歌?谁能在饥饿时不吃饭?日头已经沉没,依靠在门口,心中却惆怅,竟然忘记了过去的事。
作者介绍:此诗的作者为佚名,生活在魏晋时期。魏晋时期是中国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诗歌、文学、哲学等各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魏晋时期,正值士人风流与个性张扬的时代,诗中蕴含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情感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诗人通过“思不歌”和“饥不食”的对比,揭示了人类情感与生理需求之间的关系。诗中“日冥当户倚”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似乎暗示着诗人在黄昏时分的惆怅与无奈。白天的喧嚣与夜晚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在“惆怅底不忆”中,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事的遗忘与无奈,仿佛在说,即使心中有再多的惆怅,也无法改变现实。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情感的思索,体现了魏晋时期士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情感与生理需求的关系,以及在面对孤独与惆怅时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思不歌”表达了什么含义?
A. 不思念
B. 思念时不唱歌
C. 喜欢唱歌
“日冥当户倚”的意象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沉思
C. 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的“惆怅底不忆”说明了什么?
A. 忘记过去的快乐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忘记过去的痛苦
答案:1. B 2. B 3.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