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48:2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48:26
秋水
作者: 俞长源 〔近代〕
秋水清且浅,盈盈善作波。
其神劳若此,之子怨如何。
秦地霜葭满,楚天木叶多。
溯游终路阻,税驾媚山阿。
秋水清澈而又浅薄,微波荡漾,似乎很温柔。
这样的情景怎么会使人感到疲惫呢?那孩子又为何会感到怨恨?
秦地的霜草已满,楚天的树叶也多。
逆流而上,前路艰难,驾舟却又向着美丽的山阿而去。
俞长源,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象与人生感悟,风格清新、含蓄,常反映出对社会的思考与对自然的热爱。
《秋水》创作于近代,正值中国历史变革时期,诗人通过对秋水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
《秋水》通过描绘秋天的水景,以清澈而浅薄的秋水为引子,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的开篇通过"秋水清且浅"的描写,传达出一种轻盈而宁静的氛围,仿佛在告诉人们,尽管水面平静,内心却可能充满波澜。接着,诗人提到“其神劳若此,之子怨如何”,在这里,诗人似乎在质问:面对如此平静的秋水,为什么年轻人却感到疲惫和怨恨?这不仅反映了个体内心的冲突,也暗示了社会环境对人们情绪的影响。
后两句“秦地霜葭满,楚天木叶多”,则将视野扩展到自然的变化中,描绘了两地的秋景,象征着生命的轮回与岁月的流逝。最后的“溯游终路阻,税驾媚山阿”则带有一种逆流而上的艰难感,虽知前路阻碍重重,仍然向着美好而努力追寻,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与希望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既有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有对人生困境的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与哲理深度。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描绘秋水的宁静与周遭自然的变化,反映诗人对人生的思考,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困境的感慨。
选择题:秋水在诗中象征什么?
填空题:诗中提到“秦地霜葭满”,表达了对___的感慨。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之子怨如何”是对年轻人情绪的反思。(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