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19:0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19:02
秋水娟娟秋露凉,独倚高楼南斗傍。
美人不来花无色,壮士末老鬓有霜。
已办短衣随李广,亦调长鈇食孟尝。
文字无灵笔欲泣,待拟铙歌贡玉堂。
何日烽烟净入荒,我亦拂衣还故乡。
秋水清澈,秋露带着凉意,我独自倚靠在高楼上,仰望南斗星。
美人未曾到来,花朵因此失去了色彩;壮士虽然没有老去,鬓角却已染上了霜白。
我已经准备好短衣,追随李广的英勇,也愿意调制长鈇,来宴请孟尝君。
文字无灵,笔下欲泣,等待拟写铙歌,献给玉堂之上。
何时烽火战烟消散之后,我也可以拂衣归故乡。
作者介绍:郭风惠,近代诗人,作品多以抒怀、咏物为主,常表现出对家国的思考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感受到外界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秋水》是一首抒情诗,展现了诗人在秋日的清晨,面对清澈的水流和渐凉的秋露,心中涌动的思绪。诗的开头以“秋水娟娟秋露凉”引入,营造出一幅清丽的秋景,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美好。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对美人的思念和对壮士老去的感慨,逐渐染上了淡淡的忧伤。诗中提到的“美人不来花无色”,不仅表达了对爱慕之人的渴望,更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诗中“已办短衣随李广,亦调长鈇食孟尝”展现了诗人对历史英雄的向往,寄托了对壮丽人生的追求与理想。同时,诗人又感叹“文字无灵笔欲泣”,表明在这样的时刻,文字无法真正表达他的情感,反映出一种无奈与失落。最后以“何日烽烟净入荒,我亦拂衣还故乡”结束,表达了对和平与故乡的渴望,深切而动人。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家国的思虑、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爱情的渴望。诗人在描绘美好景象的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表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南斗”指的是哪个方向?
A. 北方
B. 南方
C. 东方
D. 西方
“美人不来花无色”中的“花”象征什么?
A. 生命
B. 爱情
C. 友谊
D. 事业
诗中“已办短衣随李广”提到的李广是哪个朝代的名将?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