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故宫使待制侍郎陈公挽词二首

《故宫使待制侍郎陈公挽词二首》

时间: 2025-04-30 18:06:55

诗句

政誉京江口,威名岘首山。

折冲章贡外,制胜汉淮间。

零落金闺彦,凄凉玉笋班。

文章与功业,未老竟长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6:55

原文展示

故宫使待制侍郎陈公挽词二首
作者:韩元吉 〔宋代〕

政誉京江口,威名岘首山。
折冲章贡外,制胜汉淮间。
零落金闺彦,凄凉玉笋班。
文章与功业,未老竟长閒。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陈公的哀悼。诗中提到陈公在京江口的政绩和威名,宛如岘首山的高峻。他在战斗中屡次获胜,令敌人闻风丧胆。然而,如今他已离世,昔日的辉煌已变得凄凉。诗人感叹他在文章和功业上的成就,尽管未老却已长时间闲置,不禁让人感到无比惋惜。

注释

  • 政誉:政治声誉。
  • 京江口:指京口,即今江苏镇江,古时为重要的水路交汇处。
  • 威名:威望和名声。
  • 岘首山:山名,象征雄伟的声势。
  • 折冲:指战斗中冲锋的意思。
  • 章贡:章江与贡江,是江西的两条河流。
  • 制胜:获得胜利。
  • 玉笋班:指高洁的人才,玉笋象征美好与清雅。
  • 未老竟长閒:虽未到老年却早已闲散,感叹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韩元吉,宋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为人所知,主要以其诗词作品为人所熟知。他的诗风清新,善于描绘人物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挽词是为陈公所作,表达对他的怀念与敬仰。陈公生前政绩卓著,身后获得这样的挽词,是对他一生的高度评价。

诗歌鉴赏

韩元吉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曾经威名显赫的人物,通过对其生前事迹的回顾,表达了对他逝去的惋惜和怀念。全诗四句,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两句着重于陈公的政绩和战功,后两句则转向对逝去辉煌的感慨,形成鲜明对比。诗中运用许多意象,如“京江口”和“岘首山”,不仅描绘了地理位置,更象征了陈公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成就。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对故人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令人动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政誉京江口,威名岘首山。
    描述陈公的政治声誉和威名显赫,表明他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 折冲章贡外,制胜汉淮间。
    指出他在战斗中的表现,展现出他为国家做出的贡献。

  • 零落金闺彦,凄凉玉笋班。
    表达对陈公离世的感慨,金闺和玉笋象征着优秀人才的凋零。

  • 文章与功业,未老竟长閒。
    反映出他虽未老却早已闲置,感慨时光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陈公的成就与岘首山相比,突显其伟大。
  • 对仗:上下句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挽词的形式表达了对一位杰出人物的追念,体现了诗人的敬仰与惋惜之情,暗含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京江口:象征权力与荣耀,代表陈公的政治成就。
  • 岘首山:象征高尚与威严,代表陈公的威名。
  • 金闺:象征珍贵与美好,暗示优秀人才的凋零。
  • 玉笋:象征清雅与高洁,表现了对陈公的赞美。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京江口”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镇江
    B. 广东广州
    C. 浙江杭州

  2. “折冲章贡外,制胜汉淮间”中“制胜”指的是什么? A. 取得胜利
    B. 取得名声
    C. 取得财富

  3. 诗中表现出对陈公的情感是: A. 失望
    B. 怀念
    C. 嫉妒

答案:1.A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哀王孙》
  • 白居易《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哀王孙》:同样是对逝者的怀念,但更具历史感和悲剧色彩。
  • 白居易《琵琶行》:通过音乐表达情感,展现对人生的感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东湖送朱逸人归 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送刘萱之道州谒崔大夫 斑竹 早春赠别赵居士还江左,时长卿下第归嵩阳旧居 送贾侍御克复后入京 初闻贬谪,续喜量移,登干越亭赠郑校书 岁日作 送李校书赴东浙幕府(校书工于翰墨) 集梁耿开元寺所居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自新之路 昼伏夜动 勿吉 麻字旁的字 冷心冷面 亅字旁的字 孤军奋战 典身卖命 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蛇回兽怕 口字旁的字 骚扰 极昼 河务 鹊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山字旁的字 靣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