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斑竹

《斑竹》

时间: 2025-05-04 00:53:46

诗句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53:46

原文展示:

斑竹
(作者:刘长卿 〔唐代〕)

苍梧千载后,斑竹对湘沅。
欲识湘妃怨,枝枝满泪痕。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苍梧山经过千年的岁月,斑竹依然在湘水旁生长。想要了解湘妃的悲怨,看看这斑竹的每一根枝条上都挂满了泪痕。

注释:

  • 苍梧:指苍梧山,位于今湖南省。
  • 湘沅:指湘江和沅江,是流经湖南的两条主要河流。
  • 湘妃:传说中的湘妃是指屈原的妻子,因屈原投江而悲痛欲绝,化为竹子。
  • 泪痕:形容竹子上滴落的泪水,暗喻湘妃的哀伤。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长卿(约710年-约780年),字君彦,唐代著名诗人,擅长律诗,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刘长卿对湘水的感怀之时,可能是因个人遭遇或对历史的沉思而激发了对湘妃的追忆,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思考和对离愁别绪的感慨。

诗歌鉴赏:

《斑竹》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深思。诗中提到的“苍梧千载后”,不仅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历史的沉重。随着岁月的推移,斑竹依然生长在湘水边,象征着一种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这里的“斑竹”并非单纯的植物,而是承载了湘妃的悲怨,其每一根枝条都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哀伤与无奈。

诗的构思巧妙,先以苍梧和湘沅的自然景象引入,随后通过湘妃的传说将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对“泪痕”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浓烈的悲伤氛围,让读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个人情感的交融。整首诗在简练的语言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展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苍梧千载后:这里提到的“苍梧”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地方,千载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暗示了历史的沧桑。
  2. 斑竹对湘沅:斑竹生长在湘水边,表现出一种自然的融合,也暗示着湘妃的悲怨与自然的密切关系。
  3. 欲识湘妃怨:诗人希望了解湘妃的悲伤,通过自然的意象来传达情感。
  4. 枝枝满泪痕:竹子上的泪痕象征着湘妃的忧伤,生动地刻画了她的情感和故事。

修辞手法:

  • 比喻:斑竹象征湘妃的悲伤,通过自然景象传达情感。
  • 拟人:竹子的“泪痕”赋予了植物以人的情感,使自然更加生动。
  • 对仗:诗句在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音乐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斑竹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怀念与思考,反映了作者对离愁别绪的深切感受,展现了对人间情感的理解与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苍梧:象征历史的深邃与沧桑。
  • 斑竹:代表着湘妃的灵魂与悲怨。
  • 泪痕:用以表达痛苦和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湘妃”是谁? a) 屈原的妻子
    b) 李白的情人
    c) 杜甫的朋友
    d) 白居易的母亲

  2. 填空题:诗中“苍梧千载后”表达了对__的思考。

  3. 判断题:斑竹在诗中只是一种植物,没有其他象征意义。(对/错)

答案:

  1. a) 屈原的妻子
  2. 历史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静夜思》 by 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斑竹》和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两者都在通过自然描写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但刘长卿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李白则更强调壮志未酬的忧伤。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诗经与楚辞》

相关查询

忆汉月 其六 珠屿涛声 忆汉月 槟城八景和陈少苏内兄作,并次原韵 其一 关角夜月 忆汉月 登楼 忆汉月禁体 蜡梅 忆汉月 忆汉月 忆汉月 华山玉井间作 忆汉月 忆汉月 咏萤 忆汉月 其五 旗山车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祷谢 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触禁犯忌 皿字底的字 一团和气 足字旁的字 斗水活鳞 荫子封妻 油光可鉴 偏枯 架格 虎字头的字 麻字旁的字 口字旁的字 桀敖不驯 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身入其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