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7:11
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
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
在雾霭笼罩的外面,江山的景色无法看得真切,只能依靠鸡鸣犬吠来辨认前面的村庄。渡船的船板上覆盖着像雪一样的霜,留下了我青色鞋子上的第一道痕迹。
本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鸡犬”作为一种民俗象征,常用于描绘乡村生活的宁静和亲切,反映出诗人对乡土的依恋。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关注社会民生,作品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庚子年正月,初春时节,诗人踏春出游,经过大皋渡口,感受到自然的气息与乡村的宁静,因而作此诗以表达对江山美景的感受和对乡村生活的依恋。
杨万里的《庚子正月五日晓过大皋渡二首》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初春时节的江山景色。开头两句“雾外江山看不真,只凭鸡犬认前村”,通过“雾”字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表现出诗人在雾中游览的情景。诗人虽无法清晰辨认周围的景色,但凭借熟悉的鸡鸣犬吠,依然能够找到归属的村庄。这种对乡土的依赖与情感,体现在平常的生活细节中,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与乡村的亲密关系。
接下来的两句“渡船满板霜如雪,印我青鞋第一痕”,则通过具体的意象展现出清晨的寒意和初春的气息。霜似雪般覆盖在渡船上,诗人踏上船的瞬间,留下了青鞋的痕迹。这种细腻的描写不仅增强了画面感,也寓意着诗人在自然中留下的痕迹,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整首诗在简洁中体现出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词测试
诗中的“鸡犬”指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来认知前面的村庄?
诗中“霜如雪”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杨万里的诗更注重对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而王维则通过山水意象表达了隐逸的生活态度。两者都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