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3:54: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3:54:39
龙似瞿唐会,江依白帝深。
终年常起峡,每夜必通林。
收获辞霜渚,分明在夕岑。
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
这首诗描绘了云的形态和自然景观。诗中提到龙似的云彩在高高的瞿唐山上聚集,江水依偎着深邃的白帝山。云雾在峡谷中常年升腾,每晚必然会穿越树林。收获的季节告别了霜冷的渚水,清晰可见的是夕阳映照下的山岑。诗人居住的高楼并不是一个地方,清新的气息使他心胸开阔,烦恼无所遁形。
本诗涉及的“龙”与“白帝”,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权威和神秘。龙是中华文化中的图腾,代表着力量和超自然的存在;而白帝则与历史名将刘备有关,体现了英雄豪情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其诗作以忧国忧民、关怀民生著称,风格多样,语言精炼,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国家动荡之时,诗人身处困境,常以自然景观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以云为主题,从自然景观出发,折射出诗人的情感世界。开篇以“龙似瞿唐会”引人入胜,云彩如龙般在高空聚集,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神秘。接着描绘了江水与白帝山的和谐相依,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诗中“终年常起峡”,则表现了自然的永恒与变化,暗含诗人对生命的感慨。
“收获辞霜渚”,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悟,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期待与希望。最后两句“高斋非一处,秀气豁烦襟”,则是诗人心境的升华,表达了他在高处俯瞰世间的豁达与清新。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的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向往,同时寄托了他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体现了宁静与豁达。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龙”指代什么?
A. 动物
B. 云彩
C. 山脉
“高斋非一处”的意思是:
A. 诗人的家只有一个地方
B. 诗人心灵广阔,居处不止一处
C. 诗人对自然的依恋
诗歌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A. 云与水
B. 风与火
C. 花与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