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01: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01:16
春风一夜如鸣鼍,残香暗粉惊辞柯。
新春三日驹隙过,花前百罚宁辞多。
男儿莫遣两鬓皤,举觞不饮理则那。
酒酣不用吴姬歌,短须尚卟供吟哦。
坐中鲍谢偕阴何,语如韶濩参鸣珂。
铿锵入耳痊沉疴,岂独使我衰颜酡。
我今官闲得婆沙,迟明更上梅花坡。
春风一夜如同蛙鸣,残留的香气与暗淡的粉色让人惊醒。
新春的三日如同闪电般迅速消逝,花前的百般苦楚又何必多加言辞呢?
男儿不要让两鬓斑白,举杯不饮又如何呢?
酒酣时不必让吴姬歌唱,短须未必能供我吟咏。
坐中有鲍、谢二位佳士,言谈如韶音般悦耳。
铿锵的声音入耳如同治愈病痛,岂止让我脸色红润?
我如今闲职得以安闲,明晨再上梅花坡。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作品多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世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情趣。
这首诗创作于新春之际,诗人和朋友们饮酒作乐,欣赏梅花,表达春天的美好与人生的感悟。
李弥逊的《岁后三日与罗权共二邵似表弟席上分梅花年后》是一首充满春意的抒情诗。诗中通过描绘春天的气息和饮酒作乐的场景,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人生的思考。首句“春风一夜如鸣鼍”,以生动的春声引入,营造出浓厚的春季氛围。接着,通过“残香暗粉惊辞柯”,形象地表现了春花的残留与凋落,暗示着岁月无情。诗中反复提到的“男儿莫遣两鬓皤”,既是对年轻人珍惜时光的劝勉,也是对自己衰老的感叹,展现了人生的无奈。
整首诗在描绘春景的同时,融入了饮酒作乐的情景,使得情感更加丰富。诗人在酒酣之际,感受到朋友间的友谊和欢乐,最后以“迟明更上梅花坡”作结,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期待与向往,令人感受到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描写与饮酒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青春的珍惜以及对人生的思考,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诗中提到的“鸣鼍”指的是什么?
A. 蛙鸣
B. 鳥鸣
C. 风声
D. 雨声
诗人劝告男子不要让什么变白?
A. 胡须
B. 头发
C. 眉毛
D. 牙齿
诗中“迟明更上梅花坡”表现了诗人对什么的期待?
A. 未来的生活
B. 朋友的聚会
C. 春天的到来
D. 酒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