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大儒寮小阁

《题大儒寮小阁》

时间: 2025-05-07 15:56:13

诗句

青鞋踏尽剑鋩山,借枕僧房落照间。

高屋凭虚听泉语,岭云应似我身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56:13

原文展示:

青鞋踏尽剑鋩山,借枕僧房落照间。高屋凭虚听泉语,岭云应似我身闲。

白话文翻译:

穿着青鞋走遍了剑锋山,借着僧人的床头欣赏落日的光辉。高高的屋子依靠在虚空中聆听泉水的声音,山岭上的云彩大概也和我一样悠闲。

注释:

  • 青鞋:指青色的鞋子,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的随性和淡泊。
  • 剑鋩山:形容山的尖锐,可能暗指险峻的山峰,给人以挑战。
  • 借枕:借用、依靠,形容与僧房的亲近。
  • 高屋:高高的房屋,这里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的生活状态。
  • 泉语:泉水流动的声音,象征自然的声音与人的心灵交流。
  • 岭云:山岭上的云彩,象征自然的静谧与悠闲。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隐逸生活,传达出一种超然的心境,符合宋代文人的隐逸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作著称。其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李弥逊游历剑锋山时所作,借助自然景色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展现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开篇以“青鞋踏尽剑鋩山”引入,青鞋的形象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仿佛一位游子在山间漫步,感受着自然的气息。接着“借枕僧房落照间”,诗人借用僧人的房间,象征着与寺庙的亲近,表现了他对佛教文化的尊重。落日的光辉映照,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受。后两句则更为深远,“高屋凭虚听泉语”表现出诗人超然的境界,仿佛与世无争,静静倾听自然的声音;而“岭云应似我身闲”则通过对比,传达出诗人与大自然的和谐,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理想。这首诗整体上展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深刻领悟,读来令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的天地之中。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青鞋踏尽剑鋩山:穿着青鞋,走遍了剑锋山,展现了游历的经历与勇气。
  2. 借枕僧房落照间:在僧人的房间中,欣赏落日的余晖,表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态度。
  3. 高屋凭虚听泉语:高高的屋子倚在空中,倾听泉水的流淌声,传达出一种闲适的心境。
  4. 岭云应似我身闲:山岭上的云彩大概也与我一样悠闲,展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青鞋”与游历结合,暗示一种洒脱的生活方式。
  • 对仗:如“高屋”与“岭云”,形成整齐的对称,增强诗歌的韵律感。
  • 拟人:将“泉语”赋予生命,表现出自然的灵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自然的热爱,传达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鞋:象征文人雅士的洒脱。
  • 剑鋩山:象征自然的险峻与挑战。
  • 僧房:象征安静与修行的场所。
  • 泉水:象征自然的清澈与灵动。
  • 岭云:象征悠闲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穿着什么颜色的鞋子? A. 黑色
    B. 白色
    C. 青色
    D. 红色

  2. 诗人在哪个地方欣赏落日? A. 河边
    B. 僧房
    C. 山顶
    D. 森林

  3. 诗中提到的自然声音是什么? A. 风声
    B. 鸟鸣
    C. 泉水声
    D. 雷声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比较李弥逊的《题大儒寮小阁》和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李弥逊的诗更加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与心灵的契合,表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代文学研究》
  • 《李弥逊诗集》
  • 《中国古代诗词解读》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别李参军 将离江上作 送人归江南 送僧鸾归蜀宁亲 题玄哲禅师影堂 延福里秋怀 送李道士归南岳 送三传赴长城尉(一作送前辈读三传任长城尉) 隐岩陪郑少师夜坐 东湖赠僧子兰(一作题兰上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破奸发伏 损瘠 洞烛其奸 巛字旁的字 锡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旧的成语 靑字旁的字 包含揪的词语有哪些 怵目惊心 死海 鼓字旁的字 溺口 鬥字旁的字 显文 包含赞的词语有哪些 子字旁的字 尊年尚齿 惟妙惟肖 托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