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0:02: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29
原文展示: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十八 邵雍 〔宋代〕 地势东南一槩倾,水流何日得安平。 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
白话文翻译:
地势向东南倾斜,水流何时能平静? 天津桥位于急流之中,无尽的高深与这水声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天津桥感怀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天津桥感怀时所作,通过对地势和水流的描写,抒发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地势和水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首句“地势东南一槩倾”描绘了地理形势的倾斜,暗喻社会的动荡不安。次句“水流何日得安平”则直接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后两句“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则通过天津桥的急流,象征了世事的纷繁复杂,以及诗人内心的无尽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地势和水流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天津”指的是什么? A. 城市名 B. 桥梁名 C. 河流名 答案:B
诗中“水流何日得安平”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C. 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答案:B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