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十八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十八》

时间: 2025-04-27 10:02:29

诗句

地势东南一槩倾,水流何日得安平。

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0:02:29

原文展示:

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十八 邵雍 〔宋代〕 地势东南一槩倾,水流何日得安平。 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

白话文翻译:

地势向东南倾斜,水流何时能平静? 天津桥位于急流之中,无尽的高深与这水声相伴。

注释:

字词注释:

  • 地势:地理形势。
  • 东南:指中国地理的东南方向。
  • 一槩倾:一律倾斜。
  • 水流:河流的水。
  • 安平:平静,安宁。
  • 天津:指天津桥,古代桥梁名。
  • 急流:水流湍急的地方。
  • 无限:没有尽头。
  • 高深:指水的深度和高度。
  • 并此声:与这水声一起。

典故解析:

  • 天津桥:古代桥梁名,位于洛阳,是古代文人墨客常去的地方,常在诗词中出现,象征着繁华与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雍(1011-1077),字尧夫,号梅山,北宋著名理学家、诗人。他的诗多抒发个人情感,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他在天津桥感怀时所作,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邵雍在天津桥感怀时所作,通过对地势和水流的描写,抒发了他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地势和水流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首句“地势东南一槩倾”描绘了地理形势的倾斜,暗喻社会的动荡不安。次句“水流何日得安平”则直接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后两句“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则通过天津桥的急流,象征了世事的纷繁复杂,以及诗人内心的无尽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安宁生活的深切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地势东南一槩倾”:描绘了地理形势的倾斜,暗喻社会的动荡不安。
  • 次句“水流何日得安平”:直接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 后两句“天津更在急流处,无限高深并此声”:通过天津桥的急流,象征了世事的纷繁复杂,以及诗人内心的无尽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地势的倾斜和水流的急湍,比喻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 象征:天津桥的急流象征了世事的纷繁复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世事变迁的感慨和对安宁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地势和水流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地势:地理形势,暗喻社会的动荡不安。
  • 水流:河流的水,象征世事的纷繁复杂。
  • 天津桥:古代桥梁名,象征繁华与变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天津”指的是什么? A. 城市名 B. 桥梁名 C. 河流名 答案:B

  2. 诗中“水流何日得安平”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厌恶 B. 对平静生活的渴望 C. 对自然灾害的担忧 答案:B

  3. 诗中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A. 拟人 B. 比喻 C. 夸张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登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 王之涣《登鹳雀楼》:通过对高楼的描写,表达了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甫《登高》与邵雍《天津感事二十六首 其十八》: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邵雍的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有助于理解邵雍诗歌的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瑶姬 品令 相思会 鹧鸪天 阮郎归 渔家傲 点绛唇·云透斜阳 青玉案 醉花阴 青玉案·碧山锦树明秋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宏材大略 頁字旁的字 杂书 精开头的成语 诗门 雨字头的字 流风遗迹 横行直撞 咿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犬字旁的字 一朝 陈保之劳 搬兵 宪写 鸟字旁的字 方字旁的字 目目相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