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2:34: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2:34:37
秋日杂兴六首 其二
作者: 范成大
夕阳下桑柘,馀晖挂西山。
西山在何许,冉冉紫翠间。
綵云无朝昏,绿萝竟暄寒。
昔与霞上人,同跨双飞翰。
上凌紫霄峰,下弄白石湍。
风吹堕渺莽,及此行路难。
佳人应望予,我岂真忘还。
在夕阳映照下的桑树和柘树之间,余晖挂在西山上。
那西山究竟在哪里呢?隐隐约约在紫色的山翠之间。
彩云没有白天和黑夜,绿萝却在暖和和寒冷之间变化。
往昔我与那霞光中的人,一同乘着双翅飞翔。
我们在紫霄峰上飞得高,在白石的急湍水中嬉戏。
微风吹拂,草木摇曳,眼前的路途变得艰难。
美人应该在思念我,我怎会真的忘记归来?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君远,号石湖,江苏吴江人,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词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怀,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秋日杂兴六首》是范成大在晚年所作,反映出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诗中展现出他在秋日时分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的夕阳景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头的“夕阳下桑柘”给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夕阳的余晖洒落在树木上,形成了温暖的氛围。接下来的“西山在何许,冉冉紫翠间”则通过问句引导读者思考,让人感受到对远山的眷恋与探索。
诗中提到的“昔与霞上人,同跨双飞翰”,表现了诗人与友人一起享受自然、共度快乐时光的美好回忆。转折处,诗人感受到“风吹堕渺莽,及此行路难”,在赞美自然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思考。最后一句“佳人应望予,我岂真忘还”,表达了对爱人的思念与不舍,情感深厚而真挚。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表达诗人对过往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思考,情感丰富而深邃,展现了人对于自由、友谊和爱情的渴望。
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诗中丰富的情感层次,体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人生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夕阳下桑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伤感
b) 宁静
c) 激动
“昔与霞上人,同跨双飞翰”中“霞上人”指代的是谁?
a) 朋友
b) 爱人
c) 自己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谁的思念?
a) 朋友
b) 佳人
c) 自己
范成大的《秋日杂兴》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色,但范成大的诗更侧重于对友人与爱人的思念,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拜与个体的渴望自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具特色,体现了不同的诗人风格与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