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7: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32
白狗峡
作者:范成大
江纹圆复破,树色昏还明。
连滩竹节稠,汹怒奔夷陵。
石矶铁色顽,相望如奸朋。
踞岸意不佳,当流势尤狞。
山回水若尽,但见青竛竮。
惨惨疑鬼寰,幽幽无人声。
颠沛安危机,艰难古今情。
俯窥得目眩,却立恐神惊。
白云冒岩扉,下维玉虚庭。
神仙坐阅世,应笑行人行。
这首诗描绘了白狗峡的自然景色与作者的心境。江水的波纹一会儿圆,一会儿又破,树木的颜色在昏暗与明亮之间转换。连绵的滩涂上,竹节繁茂,水流怒吼着奔向夷陵。岩石的颜色如铁般顽固,彼此相望,仿佛是奸诈的朋友。站在岸边,心情不佳,水流的势头更显凶险。山环水绕似乎无尽,眼前只见青色的竮草。阴森森的似乎有鬼神出没,四周静谧无人声。生活的颠沛与安全的危机,让人感受到古今的艰难。俯身一看,眼前景象令人眩晕,站立不动却又恐惧神灵的惊吓。白云从岩石的缝隙中冒出,隐约看见玉虚之庭。神仙在此观世,或许会嘲笑世人行走的艰辛。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石湖,江苏人,南宋时期著名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山水景色,体现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白狗峡》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民众生活困苦。范成大通过描绘白狗峡的景象,反映了他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世间艰难困苦的深刻思考。
范成大的《白狗峡》以其生动的自然描写和深刻的哲理,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意象的丰富性。诗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白狗峡的水流、岩石、竹林等自然元素,营造了一种既壮丽又阴郁的氛围。作者用“江纹圆复破,树色昏还明”开篇,便营造出一种变化无常的自然景象,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多变。
接着,诗人描写“连滩竹节稠,汹怒奔夷陵”的场景,水流的汹涌与竹林的繁茂形成鲜明对比,既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也暗示着人生的波折与艰难。接下来的“石矶铁色顽,相望如奸朋”则通过对岩石的描写,传达了人与人之间复杂的关系,既有依赖也有隔阂。
“山回水若尽,但见青竛竮”一句,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无尽的孤寂感,似乎在暗示人生的尽头和无奈。而“惨惨疑鬼寰,幽幽无人声”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孤独与恐惧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思。
最后,诗人以“白云冒岩扉,下维玉虚庭”结束,意象的转变象征着对理想境界的向往,神仙的微笑似乎在鼓励世人在艰难中坚持前行。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深刻反映了作者内心的苦闷与对理想的渴望。
整首诗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内心感受的交织,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艰难,表现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刻反思。
诗中“江纹圆复破”意指什么?
“神仙坐阅世”的含义是什么?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