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踏莎行

《踏莎行》

时间: 2025-04-28 03:16:59

诗句

莲意还清,蕉心初捲,惊寒早觉红妆贱。

寻思未若梦魂中,心期得处常常见。

桃李先芳,幽花无绽,深愁暗傍林阴转。

可怜血泪一春倾,皇天不与东风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16:59

原文展示:

踏莎行
茅于美

莲意还清,蕉心初捲,惊寒早觉红妆贱。
寻思未若梦魂中,心期得处常常见。
桃李先芳,幽花无绽,深愁暗傍林阴转。
可怜血泪一春倾,皇天不与东风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莲花的意象还清晰可见,蕉叶的心事刚刚卷起,惊醒寒意,早早感受到红妆的贱价。
思索起来,似乎不如梦中那样甜美,心中渴望的地方常常能够相见。
桃李花早已盛开,幽静的花却不见绽放,内心的愁苦在林荫下悄然流转。
可怜的是这春天的血泪倾泻,苍天不与东风相助。

注释:

字词注释:

  • 莲意:指荷花的情意,象征清纯与美好。
  • 蕉心:蕉叶的内心,暗指内心的隐秘情感。
  • 红妆:多指女子的妆饰,这里用以比喻春天的美丽。
  • 桃李:泛指花卉,常用以象征青春与希望。
  • 幽花:指深藏的花朵,象征内心的孤独与暗淡。
  • 东风:春风的象征,代表着希望与生机。

典故解析:
此诗中提到的“桃李”常被用来象征春天与繁华,而“东风”则多与春天的来临相关联。诗人在这里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内心的孤寂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茅于美(1880-1954),字寄庵,号青荫,近现代著名诗人,擅长词曲,风格独特,作品多以抒情见长,常表现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美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20世纪初,正值社会变革的时期,诗人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及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

诗歌鉴赏:

这首《踏莎行》通过细腻而生动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如“莲意”、“蕉心”、“桃李”等,借助自然的景象传达了人对于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内心的忧愁。开篇的“莲意还清,蕉心初捲”,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而“惊寒早觉红妆贱”则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在情感的表达上,诗人用“寻思未若梦魂中,心期得处常常见”来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差距,仿佛梦境中的美好比现实中的相聚更为真实。结尾的“可怜血泪一春倾,皇天不与东风便”则是对自己感情的无奈和对春天的惋惜,暗示着即使春天来临,内心的愁苦依旧难以消散。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生动地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同时又夹杂着对现实的无奈与失落,展现了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莲意还清,蕉心初捲”
    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莲花的意象和蕉叶的心事相互交织,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含蓄的美感。
  • “惊寒早觉红妆贱”
    春天的到来给人带来了惊喜,同时也让人意识到美丽的事物容易被忽视,感受到一种对美的珍惜。
  • “寻思未若梦魂中,心期得处常常见”
    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思考,梦中比现实更加真实,心中渴望的相聚也更为珍贵。
  • “桃李先芳,幽花无绽”
    通过对比桃李花的早开与幽花的沉寂,表现出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外界美好事物的向往。
  • “可怜血泪一春倾,皇天不与东风便”
    结尾的感叹,暗含对春天的无奈与对生命苦短的感慨,展现了深厚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内心情感相联系,如“莲意”与“蕉心”。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表现力。
  • 对仗:如“桃李先芳,幽花无绽”,增强了诗的节奏感与对比效果。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魅力,传递出了对生命与春天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清纯、美好。
  • :象征隐秘的情感与内心的思索。
  • 桃李:象征青春与希望,表现出生命的活力。
  • 幽花:象征孤独与内心的愁苦。
  • 东风:象征春天的生机与希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春天的美好
    B. 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C. 生命的短暂

  2. “桃李先芳,幽花无绽”中,幽花代表了什么?
    A. 美好
    B. 孤独
    C.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着什么?
    A. 生命的结束
    B. 春天的希望与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 孟浩然
  • 《静夜思》 -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 《春晓》: 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好,但更侧重于春天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 《静夜思》: 主题则更多地聚焦于个人的思乡之情,情感更为直接与浓烈。

解读:
两首诗在主题上都有自然的描绘,但《踏莎行》更注重内心的情感起伏,而《春晓》则更多展现春天给人带来的生机与希望。

相关查询

梅花七律 其十八 梅花七律 其十七 梅花七律 其十六 梅花七律 其十四 梅花七律 其十三 梅花七律 其十 梅花七律 其九 梅花七律 其八 梅花七律 其五 梅花七律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上得天时,下得地利 诗斑 轩轩韶举 皮字旁的字 包含叽的词语有哪些 啸风子 不秋草 连更晓夜 包含濮的词语有哪些 吧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悬崖转石 枯朽之余 泪河东注 艮字旁的字 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苏区 谷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