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1:5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56:11
望三湖诗
作者: 谢朓 〔南北朝〕
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
平原周远近,连汀见纇直。
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
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湖水映照着红霞,高台之上眺望归来的鸟儿。平原的远近交错,连绵的水边看得见蜿蜒的河道。春天的花草生机勃勃,秋天的黄叶交融在一起。傍晚时分,心中感伤,思念的情绪难以止息。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湖泊、霞光、归鸟等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在南北朝时期,诗人常常借助自然景象来抒发个人情感,表现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朓,字希孟,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以其清丽的诗风著称。他的作品大多表现人生感慨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常在诗中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短暂的惋惜。
《望三湖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常常借助诗歌表达内心的感受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望三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开头两句,“积水照赪霞,高台望归翼”,通过对湖水和晚霞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象,诗人的心境也因此显得开阔而悠远。接着,描绘了平原的远近及河岸的蜿蜒,意象的丰富使得画面更加生动,仿佛让读者置身其中。
在春夏秋冬的交替中,诗人运用“葳蕤向春秀,芸黄共秋色”来表现四季的变换,展现出生命的轮回与无常。最后一句“薄暮伤哉人,婵媛复何极”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傍晚的忧伤与思念交织,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无奈形成鲜明对比,令人深思。
整首诗语言清丽,意象丰富,情感真挚而深沉,展现了谢朓高超的艺术造诣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
诗歌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渴望。
诗中“积水照赪霞”表达了什么意象?
a. 黄昏的美丽
b. 春天的生机
c. 冬天的寒冷
“薄暮伤哉人”中“薄暮”主要指什么时间?
a. 早晨
b. 中午
c. 傍晚
诗人通过哪句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
a. 平原周远近
b. 高台望归翼
c. 薄暮伤哉人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两首诗都通过自然景象表达诗人的情感,但谢朓的诗更加强调了对故乡的思念,而王维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隐逸的心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