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4:34
连漪映馀雪,严城限深雾。
清寒起洞门,东风急池树。
神居望已肃,徘徊举冲趣。
栖归如迟咏,丘山不可屡。
连绵的波浪映照着残雪,严密的城墙限制了深厚的雾霭。
清冷的寒气从洞门涌出,东风急促地吹动池边的树木。
神居的景象已经显得肃穆,我徘徊不前,心情如同起伏的兴趣。
归栖的状态似乎像是迟缓的吟唱,丘陵和山峦不能频繁地往返。
此诗虽无明显的典故,但其描绘的景象与古代文人所追求的“清幽”之境相符,反映出文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与情感寄托。
谢朓(约464-499),字景仁,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出身于江南的士族家庭。他以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并对后来的诗歌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创作于南北朝时期,当时政治动荡,社会动乱,文人往往借助自然景色来寄托自己的情感和志向。诗中蕴含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感慨。
谢朓的《奉和随王殿下诗十六首 其十六》展现了一幅清冷而幽深的自然画面。诗的开头“连漪映馀雪”通过水面与雪的映衬,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美丽的氛围。接着描绘了“严城限深雾”,通过严密的城墙和浓厚的雾气,表达出一种压迫感与孤独感,似乎在暗示诗人内心的抑郁与思索。
而后“清寒起洞门,东风急池树”则展示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活力,清寒的气息从洞门中涌出,东风的急促吹动着树木,象征着春天的到来,带来一丝希望与生机。诗人在“神居望已肃”中感受到了一种肃穆的气氛,徘徊于此,似乎在思考人生的意义与方向。
最后两句“栖归如迟咏,丘山不可屡”表达了归宿感的迟缓与不确定,丘山的不可屡往更是强调了生命的流逝与无法重返的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与对人生的哲思,展现了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思索与对安宁归宿的渴望,折射出一种清冷的美感与淡淡的忧伤。
诗中“连漪映馀雪”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春暖花开
B. 冬去春来
C. 杂乱无序
“东风急池树”中的“东风”象征了什么?
A. 秋风萧瑟
B. 春天的温暖
C. 冬天的寒冷
诗的最后一句“丘山不可屡”意在表达什么?
A. 归宿的确定
B. 人生的无常
C. 旅途的美好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