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

时间: 2025-05-05 09:37:53

诗句

沈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

高城凄夕吹,时见国烟浮。

漠漠轻云晚,飒飒高树秋。

乡山不可望,兰卮且献酬。

旻高识气迥,泉渟知潦收。

幸遇庆筵渥,方且沐恩猷。

芸黄先露早,骚瑟惊暮秋。

旧城望已肃,况乃客悠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37:53

原文展示:

沈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
高城凄夕吹,时见国烟浮。
漠漠轻云晚,飒飒高树秋。
乡山不可望,兰卮且献酬。
旻高识气迥,泉渟知潦收。
幸遇庆筵渥,方且沐恩猷。
芸黄先露早,骚瑟惊暮秋。
旧城望已肃,况乃客悠悠。

白话文翻译:

我已身心疲惫,背负着官职却难以摆脱乡愁。
高城上晚风凄凉,时不时可以看到国土上的炊烟升起。
淡淡的轻云在傍晚飘浮,树叶在秋风中沙沙作响。
遥远的乡山已无法眺望,只好用兰酒来敬献。
天空高远,气候迥异,泉水潺潺,知道雨水已收。
幸运的是遇到庆祝的筵席,才得以沐浴在恩泽之中。
秋天的黄花早早绽放,瑟瑟的乐声在暮秋中惊动。
望着旧城的肃穆,况且我还是一个远道而来的客人。

注释:

  • 沈病:沉重的病痛,形容心中忧愁沉重。
  • 绵绪:绵延的情绪,这里指愁绪。
  • 负官:身为官员,负担着官职的责任。
  • 凄夕:凄凉的傍晚。
  • 国烟:故国的炊烟,象征对故乡的思念。
  • 兰卮:兰酒的酒杯,用来敬酒。
  • 旻高:天空高远,指天气的变化。
  • 幸遇:幸运地遇到,表示感激。
  • 庆筵:庆祝的宴席。
  • 骚瑟:形容乐器发出的声音,惊动了秋夜的宁静。
  • 旧城:指诗人记忆中的故乡或曾经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谢朓(约384-416),字允和,南北朝时期的著名诗人,才华横溢,以五言古诗和乐府诗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风光和个人的情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侍筵西堂落日望乡》创作于谢朓担任官职期间,因身在他乡,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官职的无奈,表现了他在晚霞映照下的孤独与忧伤。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落日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开头两句,诗人以“沈病已绵绪,负官别乡忧”开篇,直接表露了心中愁苦的情感,生动地传达出对故乡的无尽思念与对官职的沉重负担。接下来的几句,描写了高城的凄凉与晚风的萧瑟,营造出一种孤独的氛围,仿佛在诉说着他内心的沉重与无奈。

“乡山不可望,兰卮且献酬”一句,既表达了对故乡的渴望,又转向宴席的热闹,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时虽身在庆筵,却依然难以忘怀心中的乡愁。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个诗篇更加深邃,令人感同身受。最后几句,诗人回望旧城,感叹自己作为客人在异乡的孤独,情感愈发沉重,也给整首诗增添了一份哲理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沈病已绵绪:指诗人因病痛和愁苦而心情沉重。
  2. 负官别乡忧:在外为官却常常思念故乡,承载着双重的责任与忧愁。
  3. 高城凄夕吹:描绘高处城墙上的寒冷晚风,营造出孤寂的氛围。
  4. 时见国烟浮:时而可以看到故乡升起的炊烟,勾起思乡之情。
  5. 漠漠轻云晚:傍晚轻云弥漫,景色朦胧,暗示诗人心中的迷茫。
  6. 飒飒高树秋:秋风吹过高树,发出沙沙声,象征秋天的凋零与孤独。
  7. 乡山不可望:乡村的山脉已无法遥望,暗示对故乡失去联系的无奈。
  8. 兰卮且献酬:用兰酒来敬献他人,转移注意力,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9. 旻高识气迥:天空高远,表现气候的变化,也象征诗人心灵的高远。
  10. 泉渟知潦收:泉水平静,知道雨水已停,象征内心的平静与知晓。
  11. 幸遇庆筵渥:在庆祝的筵席上感到庆幸,表明对当下的珍惜。
  12. 方且沐恩猷:享受他人的恩惠和温暖,尽管心中仍有思念。
  13. 芸黄先露早:秋天的黄花提前绽放,表现时间的流逝。
  14. 骚瑟惊暮秋:乐器发出的声音惊动了宁静的秋夜,象征生活的多变。
  15. 旧城望已肃:回望故乡的旧城,感到一种肃穆的悲哀。
  16. 况乃客悠悠:更感到作为客人在外的无奈与孤独,情感愈加沉重。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兰卮”比喻对故乡的思念。
  • 拟人:如“泉渟知潦收”赋予泉水以知晓的能力。
  • 对仗:整首诗多处运用了对仗手法,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身处他乡的孤独与对故乡的深切怀念,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无奈。诗人用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城:象征孤独与寂寞。
  • 乡山:代表故乡的温暖与思念。
  • 兰酒:象征亲情与友情的连接。
  • 秋风:传达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沈病已绵绪”意指: A. 诗人身体健康
    B. 诗人心情沉重
    C. 诗人快乐无忧
    D. 诗人与家人团聚

  2. “乡山不可望”反映了诗人对故乡的: A. 依恋
    B. 忘记
    C. 轻视
    D. 喜欢

  3. 诗中的“兰卮”指的是: A. 一种花
    B. 一种乐器
    C. 酒杯
    D. 一种乐曲

答案:

  1. B
  2. A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谢朓的《侍筵西堂落日望乡》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谢朓的诗更侧重于对官职的无奈和对身处异乡的孤独感,情感更为复杂和深沉。

参考资料:

  • 《南北朝诗人谢朓的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外兄方卿公美赴广东宪十绝 送龚实之赴官南安十韵 送弟士季赴永春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送陈景明尚书赴召四首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 宋永兄一访青帝而黄婆作恶累日戏作小诗问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批隙导竨 沈愈 凵字底的字 包含衣的词语有哪些 王重阳 车笠之盟 灶上扫除 同字框的字 母字旁的字 沙田 包含馈的词语有哪些 舞弄 学浅才疏 直尔 溃冒冲突 聿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