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59: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59:35
蜀冈头。记狂夫旧日曾游。薄倖樊川,赢得一梦青楼。红桥上,藕丝菱蔓,当时费尽凝眸。平陈业,烟花记,可怜逝水悠悠。老矣先生何求。也雨楫烟帆,北谒诸侯。鹤发开元,老泪铜仙争流。红衣落尽西风起,怕隋堤最不宜秋。隐隐见,一江灯火,人隔扬州。
在蜀冈的山头,回忆起那个狂放不羁的人曾经游历的地方。薄幸的樊川,让我做了一个关于青楼的梦。在红桥之上,藕丝和菱蔓交织,当时我为此花费了无数的目光。平白地讲述那段往事,烟花的记忆,让我感受到时光的流逝是多么可怜。老先生您现在还想要什么呢?又是雨水和烟雾中划船,北上去拜见诸侯。白发苍苍的我,眼泪如铜仙一般争相流下。红衣已落尽,西风渐起,怕是在隋堤上最不适合秋天的到来。隐约可见江边的灯火,人与我相隔在扬州。
作者介绍:陈维崧(1626-1682),字子玉,号新白,清代诗人,以诗词见长,尤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陈维崧游历扬州时,表达了他对往昔青春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扬州作为当时的文化中心,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诗中渗透着对繁华生活的追忆与反思。
《梦扬州》是陈维崧对往昔岁月的深情回顾,透过蜀冈的视角,他回忆起曾经的游历与激情,表现出对逝去青春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在诗中,蜀冈与樊川的描写不仅是地理上的记忆,更是对过往生活的情感寄托。
诗中的意象丰富,既有自然景观的美丽描绘,如“红桥”、“藕丝菱蔓”,又有时间流逝的哀伤,如“逝水悠悠”。这一切都融汇在“隐隐见,一江灯火”的句子中,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人以老年人的身份自省,展现出一种对人生的沉思和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全诗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和哲理的画面,让人不仅感受到个体的孤独与失落,也引发对人生命运的深层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该诗主要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表现出诗人对青春的追忆和对逝去岁月的感叹,传达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蜀冈”指的是哪个地方?
a) 四川
b) 广西
c) 江苏
答案:a) 四川
“薄倖樊川”中的“樊川”象征着什么?
a) 美好时光
b) 逝去的爱情
c) 自然景色
答案:b) 逝去的爱情
诗人对老年的看法是:
a) 开心
b) 无奈
c) 忧伤
答案:b) 无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