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27: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27:32
挽郑禹功
作者: 曾几 〔宋代〕
郑公高义绝陈雷,
别我姑胥首重回。
书迹横斜良足喜,
讣音曲折可胜哀。
定知泡影垂垂尽,
故傍江湖得得来。
俗眼看公终未是,
无生灭处咏归哉。
这首诗的意思是:郑公以高尚的品德超越了陈雷之辈,今日与我分离,就像姑胥的水波重又回旋。你的书法字迹洒脱而别致,让我感到喜悦,而你的讣告却让我心中充满了难以言表的悲哀。想必你早已明白人生如泡影,终究会消散,所以才在江湖间徘徊,寻求一种归宿。世俗的眼光中,你终究没有被理解,唯有在无生无灭的境地里,才能吟唱你的归宿。
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其诗作而著称。曾几的诗风清新脱俗,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怀。
此诗是在郑禹功去世后所作,表达了作者对郑公的怀念与哀悼。作者通过对郑公高尚品德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对友人的深情与哲学思考。
《挽郑禹功》是一首充满哀思与哲理的挽诗。开篇即以“郑公高义绝陈雷”道出了对逝者品德的高度赞扬,展现出郑公不凡的气质和精神。接下来的“别我姑胥首重回”,通过姑胥的意象,巧妙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表达了离别的伤感与对郑公的追思。诗中“书迹横斜良足喜”,既是对郑公书法技艺的赞美,也暗示了其个性洒脱自由,令人钦佩。
“讣音曲折可胜哀”一句,情感转向,对逝者的哀悼由此加深。诗人意识到人生如泡影,最终归于虚无,因此在最后两句中,作者以“俗眼看公终未是”表达了对世俗评价的不屑,以及郑公真正价值的无法被世人所理解。这种哲学思考让整首诗在哀悼中透出一丝超然的淡然,体现了作者对生死的深刻理解和对友谊的珍视。
整首诗探讨了生死、友谊与人性的真实价值,表现了作者对逝者的深情追思和对人生无常的哲学思考。
郑公被赞美的主要品质是什么?
“书迹横斜良足喜”中的“书迹”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泡影”是用来比喻什么?
与杜甫的《赠花卿》相比,曾几的诗更侧重于哲理思考与友谊的追忆,而杜甫则更加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遭遇。两者都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但角度和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