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8: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32
岩桂二首
作者: 曾几 〔宋代〕
栗玉黏枝细,青云翦叶齐。
团团岩下桂,表表木中犀。
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恓。
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
第一首:
细细的枝条上挂着像栗子般的玉石,青天上树叶齐整地修剪着。
岩石下的桂花团团相拥,犹如木中显露的犀牛。
江边的树木在风中显得萧瑟,园中的花朵散发出凄凉的气息。
如此浓烈的芳香怎能比得上这,不然我怎能安慰我的幽静栖息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虽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描绘的意境和情感却常见于古代诗词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及生活的深刻体验与感受。
作者介绍:
曾几,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体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世的思考。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岩桂二首》可能是在诗人游览山水之间,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而作。此时正值宋代,社会安定,文人们更倾向于抒发对生活的感悟与对自然的赞美。
《岩桂二首》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孤寂。诗中以“栗玉黏枝细”开篇,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盛开的桂花,色彩和形态的结合让人感受到桂花的芳香与细腻。接着,青云和翦叶的描写,不仅突出了桂花的生长环境,还营造了一种清新、自在的氛围。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入对环境的感伤与反思。“江树风萧瑟,园花气惨恓”显示出一种对时光流逝与生命无常的感慨,风中的树木和园中的花朵都显得特别颓丧,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最终,诗人感叹“浓薰不如此,何以慰幽栖”,表达了对桂花浓烈香气的渴望,希望能够用这种香气来慰藉自己内心的孤独与寂寞。
整首诗通过对桂花的赞美与对环境的忧伤对比,展示了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情感细腻且具有感染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与对人生孤独的深刻反思,展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情感与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栗玉”主要描述了什么?
“江树风萧瑟”中的“萧瑟”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人希望用什么来安慰自己的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