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殢人娇 其二 曾韵寿词

《殢人娇 其二 曾韵寿词》

时间: 2025-05-02 10:36:20

诗句

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

喜银蟾、十分增晕。

嫦娥飞下,见雾鬟风鬓。

念八景园中,画谁能尽。

慢奏云韶,美斟仙酝。

清不寐、桂香成阵。

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

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36:20

原文展示

殢人娇 其二 曾韵寿词
作者: 杨无咎 〔宋代〕

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
喜银蟾十分增晕。
嫦娥飞下,见雾鬟风鬓。
念八景园中,画谁能尽。
慢奏云韶,美斟仙酝。
清不寐桂香成阵。
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
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

白话文翻译

在露水滋润的天空下,中秋的美景最为动人。
喜见皓月升起,光辉愈加明亮。
嫦娥从天而降,轻盈的身影在雾霭中显现。
我想起八景园中,那幅画又有谁能描绘得尽善尽美呢?
慢慢奏响云间的乐曲,品味着美酒。
夜深人静,桂花香气如阵阵袭来。
我愁苦的是今晚的天气,难以捉摸又阴晴不定。
但我期待着与你重聚,奈何未来的约定难以问询。

注释

  1. 殢人娇: 此为词牌名,常用于描写柔情蜜意的场景。
  2. 银蟾: 指月亮,因其形似蟾蜍而得名。
  3. 嫦娥: 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月宫仙女,常与月亮联系在一起。
  4. 云韶: 云间的乐曲,指天上仙乐的美妙。
  5. 桂香: 桂花的香气,象征着中秋节的氛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无咎,宋代诗人,擅长词曲,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情感细腻,风格典雅。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中秋节前夕,正值秋收季节,诗人沉醉于自然美景,渴望与友人团聚,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思索。

诗歌鉴赏

《殢人娇 其二》是一首富于抒情的词作,展现了中秋夜的迷人景色和诗人内心的感受。开头以“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点明时节,接着引入“银蟾”的意象,突显月亮的明亮与皎洁,营造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氛围。嫦娥的描写,既是对神话的引用,也象征着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词中对“八景园”的回忆,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慢奏云韶,美斟仙酝”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饮的场景,展现了人间的欢乐与美好,然而接下来的“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则揭示了诗人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形成了情感的对比与反差。

整首词在意象的运用上非常讲究,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深刻的感悟。最后一句“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将主题升华,表达了对团聚的渴望与对未来不可知的无奈,充满了情感的深邃与哲思。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露下天高,最是中秋景胜”:描绘了秋季清晨的美丽,强调中秋的独特魅力。
    • “喜银蟾十分增晕”:用“银蟾”指代月亮,形象地表现了月光的明亮。
    • “嫦娥飞下,见雾鬟风鬓”:嫦娥的降临增添了神秘感,结合雾霭描绘出一幅美丽的画面。
    • “念八景园中,画谁能尽”:表达对美好景色的惋惜与无奈。
    • “慢奏云韶,美斟仙酝”:展现了悠闲的生活情景,营造出一种轻松的氛围。
    • “清不寐桂香成阵”:夜晚的桂花香气弥漫,令人难以入眠。
    • “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对未来的忧虑与对美好时光的渴望形成对比。
    • “却待约重圆,后期难问”:期待重聚的心情,却又对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2. 修辞手法:

    • 比喻:“银蟾”比喻月亮,生动形象。
    • 拟人:“嫦娥飞下”将神话人物赋予人性,增添了情感。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
  3. 主题思想: 诗歌围绕中秋佳节的美好景色与人们对团聚的渴望展开,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期盼。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 清晨的露水,象征着清新与纯洁。
  • 银蟾: 月亮,象征着团圆与思念。
  • 嫦娥: 代表美好的爱情与美丽的理想。
  • 桂香: 象征中秋节的传统与文化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银蟾”在诗中指代什么?

    • A. 星星
    • B. 太阳
    • C. 月亮
    • D. 云彩
  2. 诗中提到的“八景园”象征什么?

    • A. 现实中的花园
    • B. 诗人的回忆
    • C. 美好的人生
    • D. 神话传说
  3. “只愁来夕,又阴晴无准”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期待
    • C. 忧虑
    • D. 愤怒

答案:

  1. C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静夜思》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比较杨无咎的《殢人娇》和李白的《静夜思》,两者均描绘了中秋夜的情景,但杨无咎更加注重人际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多了一份孤独与哲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白与他的时代》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酬郓州令狐相公官舍言怀见寄兼呈乐天 浑侍中宅牡丹 伤愚溪三首 竹枝词九首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学阮公体三首 杂曲歌辞。抛球乐 路傍曲 三阁辞四首 其三 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全智全能 廾字旁的字 行结尾的成语 吉光片裘 硬煤 深恶痛絶 包字头的字 饥肠雷动 无字旁的字 束手听命 寇贾 坐吃山崩 龍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蠹国害民 积怨 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斛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