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时间: 2025-05-07 22:09:33

诗句

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

扁舟所常经,大半迹已陈。

身非鸿鹄举,心乃鸥鹭亲。

胜处自属我,尘事勿败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22:09:33

原文展示:

留别成父弟以贫贱亲戚离为韵五首 赵蕃 〔宋代〕

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 扁舟所常经,大半迹已陈。 身非鸿鹄举,心乃鸥鹭亲。 胜处自属我,尘事勿败人。

白话文翻译:

树叶落尽山显骨,水位下降河现津。 小船常经之处,多半痕迹已陈旧。 身体虽非鸿鹄高飞,心却与鸥鹭相亲。 美景自然属于我,尘世事务勿扰人。

注释:

  • 木落:树叶落下。
  • 山有骨:形容山在树叶落尽后显露出其坚硬的岩石结构。
  • 水落河有津:水位下降后,河床的渡口显露出来。
  • 扁舟:小船。
  • 迹已陈:痕迹已经陈旧,指过去的经历。
  • 鸿鹄:比喻志向高远的人。
  • 鸥鹭:比喻隐逸的生活。
  • 胜处:美景之处。
  • 尘事:尘世的事务。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多写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这首诗是赵蕃在与弟弟成父分别时所作,以“贫贱亲戚离”为韵,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厌倦。诗中“木落山有骨,水落河有津”描绘了季节变化带来的自然景观的变化,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变迁。“扁舟所常经,大半迹已陈”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最后两句“胜处自属我,尘事勿败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拒绝。

诗词解析:

  • 首句“木落山有骨”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水落河有津”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的变化来隐喻人生的变迁。
  • “扁舟所常经,大半迹已陈”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
  • “身非鸿鹄举,心乃鸥鹭亲”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胜处自属我,尘事勿败人”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尘世纷扰的拒绝。

意象分析:

  • 木落山有骨:通过树叶落尽后山显露出其坚硬的岩石结构,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 水落河有津:通过水位下降后河床的渡口显露出来,隐喻了人生的变迁。
  • 扁舟:小船常经之处,多半痕迹已陈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经历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期待。
  • 鸿鹄与鸥鹭: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木落山有骨”表达了什么? A. 山的美景 B. 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变迁 C. 山的坚硬 D. 树叶的落下

  2. “身非鸿鹄举,心乃鸥鹭亲”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高飞远走的向往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D. 对过往经历的回顾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赵蕃的这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王维的诗更多地描绘了自然景物的美丽,而赵蕃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尘世纷扰的厌倦。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这首诗,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王维诗选》:收录了王维的《山居秋暝》,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浣溪沙 中秋梦醒,瓶桂香甚,偶忆遂园双桂 浣溪沙 赠张佛千,佛千伴余游览数日 浣溪沙十一首 其五 浣溪沙 浣溪沙 用稼轩赠子文侍人笑笑韵,示歌姬笑笑 浣溪沙 礼赞之二 浣溪沙 试茶 浣溪沙 其二 浣溪沙·鹰窠河道中遇雨次丛碧韵 浣溪沙六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眇的词语有哪些 桃之夭夭 宏才大略 项颈 友邦 水火之中 绡头 韭字旁的字 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颠歌 艸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禾字旁的字 铓颖 先字旁的字 死无葬身之地 入吾彀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